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41|回复: 0

邝献任:千里“网红课” 筑梦“石油红”

发表于 2020-4-8 11:11: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油报 │ 作者: 特约记者 苏华 通讯员 魏东 刘伟


  3月27日晚饭过后,哈得油气开发部前线指挥部公寓门前马路一侧的一块宣传展板前,站着一个身着红工服的中年男子。他个子不高,瘦而精干,面向展板双手拿着手机似乎在拍照,嘴里时不时还念叨两句。

  一旁三三两两散步的人看到这一幕都觉有些奇怪。

  走近细听,手机里传出一个稚嫩的声音,正一字一句念着展板上的内容:砥砺奋进结硕果,展望未来再攀登……新时代、新起点赋予哈得人新的使命……期待着,“哈得标志杆”在中国石油广阔的大地上傲然耸立。

  原来,他是在跟几千里外陕西省西安市的女儿视频,上一堂线上的“网红课”,教女儿读关于塔里木油田3000万吨建设和哈得发展的文字。

  他叫邝献任,是与塔里木油田联合办院的集团公司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西部研究所的一名副总工程师,从事地面防腐方案设计审查和现场跟踪,于3天前来到这里。

  “想爸爸没有?”“想啊!爸爸,你啥时候回来啊?”“还有两周就回去了。”“不行。一周就要回来!”回想起刚到哈得时与女儿的视频对话,邝献任的眼睛里掩不住满满的柔情。

  “我女儿7岁,上一年级。因为疫情影响,在家中上网课。”邝献任说,工作之余,他每天都要和妻子、女儿视频,一般都是在房间里。今天去散步时,突然有一个想法,让女儿看看穿红工服的石油人的样子。在视频时,一块写着“胡杨的期待,哈得的梦想”醒目标题的展板进入镜头,上面有金黄色的胡杨、白色的鸽子、红色的石油人以及高耸的井架,引人注目。他觉得很振奋人心,想让女儿也感受一下。于是,就有了之前的一幕。

  女儿认字有限,有时候碰到不认识字会停顿。邝献任就先读一遍,并大致解释一下什么意思,女儿再跟读一遍,直到全部念完。邝献任说,这些文字的含义不指望女儿现在能理解,但要让她从小就知道。

  用纱巾捂住嘴也不管用,一张嘴全是沙子。一掏耳朵,里面嘎吱嘎吱地响。”邝献任是这样叙述他的工作地点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夏季白天温度高得吓人,有时候要进罐检查,一会儿工夫工服就湿透了。

  这里让邝献任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句话: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他说,这是塔里木石油人的精神支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想起这句话,就有一种力量从心里迸发出来。

  由于工作关系,邝献任每年都要来油田。10年间,他见证了油田的高速发展并对油田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说,油田提出的3000万吨建设深入人心,是一个实实在在、必然能够实现的目标。

  每年邝献任来油田,前后要待4个月左右的时间,和同事轮班。这期间,他几乎走遍了油田的各个作业区。从心里,他已经把自己当成塔里木石油人,塔里木探区是他的第二个家。

  邝献任的妻子是一名中学教师,每次他出差前,妻子的心情都一落千丈。因为他一走,家里就剩下一大一小两个“女人”,没了“顶梁柱”。对此,邝献任虽然有些无奈,但明白一个道理:正是有了无数个“舍小家、为大家”的石油人,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坚守奉献,共同担起“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才能筑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一座座丰碑。

  “作为一名塔里木石油人,我从不后悔!”邝献任说。在他身前不远处,哈得百年“胡杨王”的身形被夜晚灯光映射得格外挺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