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4-10 10:16:08
|
查看全部
防止返贫:亦是攻坚的重中之重
家住四川省仪陇县新政镇南门社区的黎晓清最近一段时间很是忙碌:排查境外返回人员、为隔离人员购买物资、对老旧小区进行消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49岁的黎晓清被安排到公益岗位,协助社区开展防疫工作。
政府当托底就业的后盾,针对困难就业群体设置一批公益性岗位,降低了困难群众的返贫风险。脱贫攻坚过程中,设置“以工代赈”的临时性公益岗位,成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一项成功经验。
“受此次疫情影响,一些脱贫人群存在返贫风险,一些边缘人群存在致贫风险,必须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多地扶贫工作人员介绍,当前需重点对已经脱贫的群众继续做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后续帮扶工作。对容易返贫和可能致贫的人群,建立监测和帮扶机制,将事前预防和事中帮扶相结合,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
刘永富表示,从2016年的60多万人、2017年的20多万人,到2018年的几万人,再到2019年的几千人,返贫人数逐年稳定下降。去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各地对已脱贫的9000多万名群众开展摸排工作,统计出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
对此,各地陆续推出针对性预防措施,及时将返贫和致贫人口纳入帮扶。新疆依托大数据平台,健全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采取“红橙黄绿”四色信号灯分级预警,确保精准发现问题,及时动态帮扶。
“做好产业平衡布局,有利于提升带贫能力、带贫质量和带贫效益。”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胡波介绍,2019年,该省共有90.4%的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增收。今年,云南将继续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扶贫产业提挡升级。
内蒙古把农牧产业精准扶贫作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长久之策,聚焦产业发展、扶贫模式等关键环节,持续加大扶持力度;河北省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由工程建设转向后续扶持,重点抓好加快配套园区建设、加大就业扶持、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拆旧复垦、健全基层组织、加强公共保障等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