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2|回复: 3

扣公职人员工资发消费券?别把促消费的好经念歪了

发表于 2020-4-10 13:02: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每日电讯刘晶瑶
发消费券虽好,却要发之有道,不能“有权任性”,更不能“有券任性”
日前,有网友发帖反映,湖南怀化要求从教师工资中扣取促进消费款,并规定在5月5日前消费完毕。有媒体记者采访当地财政局,工作人员回应称“是怀化市财政局和总工会联合发文”“不光教师要扣,我们也要扣”“但因该文件下发后引发争议,又发了一个文件,说是厅级干部直接扣,处级和科级干部自愿扣,不做强制要求了。”

从网传的当地通知来看,扣工资发消费券的比例不低,占比超过公职人员绩效收入的一半——“绩效工资是2600元的扣2000元,是2350元的扣1500元,是2140元的扣1000元,其他扣500元;并提示,可能充不了水电燃气物业费,但怀化各区县都能消费,吃饭、加油、商超、小卖部、充话费等。”

105264e15b64641681e29dedf3096f3f.png

▲网传“怀化市下发通知要求从工资中扣取消费款”截图。图据网络

虽说相较服务行业等群体,公职人员收入受疫情影响较小,但不少人还是要面对房贷、车贷、教育等刚性支出,任性扣工资发消费券,可能给一些人添堵。

当地扣工资发消费券的行为,因舆情反弹强烈,已一定程度纠偏,但改为“厅级干部直接扣,处级和科级干部自愿扣,不做强制要求”就合适吗?看似“强制”变“自愿”,其实还是留下了硬性摊派的口子,存在基层公职人员“被自愿”的可能。

还存在一种情形:一些公职人员原本不想被扣工资发券,迫于环境压力,眼看周围人都“自愿”了,领导也带头扣了,自己不得不硬着头皮“自愿”。这种看似“自愿”的“不自愿”,很可能在群众中造成不好影响,也正是当地一纸通知引发民意不满的根源。

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刺激消费、促进市场复苏成为当前经济恢复工作的重点。虽说线上消费需求动力仍在,但线下消费受到的冲击却是有目共睹,尤其是餐饮、商超等服务业更是受到严重冲击。

用发消费券的方式,刺激短期消费复苏,让相关行业能缓口气,也是各地通行的做法。截至4月6日,全国至少有40多个地区推出了数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的消费券政策,以激发居民消费热情,助力相关行业加速恢复经营。

但“扣工资”发券的“神操作”,显然和直接发券不是一个概念。正如有媒体评论指出的,比起其他地方直接给市民“发红包”,怀化这种“拆东墙,补西墙”“扣公职人员工资,促城市消费”的路子,恐怕是跑偏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教授曾提出一个行为经济学的概念——心理账户。大意是说,人们会根据钱的来源、存储的方式或支付方式的不同,将本来毫无区别的钱加以分类进行管理,并且贴上不同的标签。面对消费券这样的补贴方式,居民会觉得这是政府给我的“意外之财”,很开心地放入“意外之财”账户消费。

用“扣工资”的方式发券,等于花的是人们自己的钱,消费心理截然不同。更何况,这种做法不仅于理不合、于法相悖,有行政摊派死灰复燃之嫌,更不是尊重经济规律的理性之举。

发消费券虽好,却要发之有道,不能“有权任性”,更不能“有券任性”,把促消费的好经念歪了。精准提振消费的好点子,不能靠行政摊派的坏法子来实现。怀化的前车之鉴,也值得其他地方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目前,当地部分教师已接到通知称取消扣款,我们也期待怀化当地进一步纠偏,依法依规提振消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0 13:57:5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0 14:07:12 | 查看全部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来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0 14:07:31 | 查看全部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您是这里最闪耀的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