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代快报伍里川
那位看夕阳的老人出院了。这条消息感动无数网友。
3 月初,在武汉战疫最艰难的时刻,一张主题为"医患两人共赏武汉夕阳"的照片走红网络。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和身穿防护服的医生,驻足欣赏落日风景,画面感人。4 月 9 日下午,那位 87 岁的老人王欣,终于迎来治愈出院的时刻。当时陪老人看夕阳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生刘凯,第一时间为老人送上祝福。
医者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治愈如此高龄的病人,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样本,当然振奋人心。
同时这条消息也启示我们:医患关系的调谐,在于特殊时期成为“生死之交”,更在于以自然连贯的细节表现人性善意。而诸多社会关系的润泽,莫不源于信任、沟通、携手。
其一,这一令人振奋的结果,是抗疫期间医患关系和谐化的一个缩影。医者的无畏、敬业、尽力,一次次感动着天下人的心。王欣老人于 2 月 11 日入院,刚进来时,血氧饱和度不太高,加之有心脏病,属于危重症患者。不用说,他的转危为安背后,不是听天由命的侥幸,而是“只想救活每一个人”的决心。如果背后的故事能写出来,一定会成为很有示范意义的诊治案例——的确,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但这个世上一定没有稀松平常的“妙手回春”。在救人这件事上,医护人员承受着常人难以知晓的压力,他们了不起——这边“夕阳无限好”,那边急等王欣 CT 报告的医疗队长,却急得发火——这是我们为老人出院鼓掌的深意。
其二,透过医护人员一身白色的“铠甲”,人们更发现,医护人员本身就有一颗柔软、易感的心。他们可以陪病人去看夕阳,可以写出精致的留言,也可以和那些吃货一样,许愿把武汉的鸭脖、热干面吃过瘾。这些信息,有助于人们对医护人员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亲近。人心都是肉长的,但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互谅与共振。一起看夕阳,很特别,也很自然而然。特别在于,我们几乎没有听闻过这样的“奇迹”;自然而然在于,只要一个小小的机缘,就能实现两方皆有的善意和热望,“奇迹”只是一场再寻常不过的“原来你也在这里”。
由此延伸开来,“共赏夕阳”和“老人出院”,在世间演绎了一种生生不息的希望。
我们之所以被连着暖了两次,正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最可贵的力量:爱与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