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陈治明的“木桶理论”
我是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采煤三队三机班班长陈治明,今年8月8日至13日,作为煤电公司班组长代表之一参加了2010年全国班组长经验交流会,“感慨颇多”。
班组是一个团队,在一个团队里,决定这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落后者,就像“木桶理论”所讲的那样,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所以,班组管理,一是要提高最短的那块木板,二是提高木桶的盛水量,三是不断提高最高的那块木板,形成竞争。
最短那块木板,一般是才加入本班组的新员工,对待他们首先要提高其团队协调意识,让他们尽快融入到团队中去,我的具体做法是:指派一名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员工担任其师傅。在师傅的带领下,在工作之余,练习走队列操,一个星期后,班组成员一起练习。开始,新员工肯定是抱怨多,我就会给他讲:队列操虽然是N多人走在一起,但这里面只有一个是指挥,它讲究的是合作和协调,只有听从了指挥,走出来的效果才整齐、规范,这与在工作中,服从安排,听从指挥是相通的。
为了完善“木桶”,一是加强培训。我不定期的请队上的技术员,矿有关部门给我们讲一些设备的工作原理,故障、事故分析,做到大家对每样设备都了解、熟悉;二是开展技能比赛,提高班组成员的技术水平。我班现有成员17人,其中高级工2名,中三级工2名,中一级工1名。
在我班,形成了低、中、高三级联动机制,大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班组建设实现了连续10多年无员工矿挂“工伤”发生和矿抓“三违”发生。同时我也深知,我还有很多不足,要在以后的摸索和借鉴中前行,争取创一流班组。
(陈治明/口述 雷 飞/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