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9|回复: 1

原生家庭之恶,都市剧又一俗梗?

发表于 2020-4-13 12:25: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人日报
fea262d37f28d9290e8ab4a9462014ee.png
近日,一个话题引发不少追剧的网友热议:被原生家庭伤害的角色。《不完美的她》中的林绪之、《安家》里的房似锦,《完美关系》里的邦尼,《都挺好》中的苏明玉,《欢乐颂》里的樊胜美……诸多热播国产剧的角色“荣获”提名,吃瓜群众纷纷列举她们的悲惨遭遇,争论谁是原生家庭中最惨女性角色。

最近几年,讲婆媳矛盾、家长里短的电视剧不再吃香,取而代之的是时髦、光鲜的都市剧,这些剧里的主要女性角色往往有着相似的特点:“美强惨”。而原生家庭,往往是造成她们“惨”的主要推手。几部热播国产都市剧对原生家庭的关注,几乎都落入了原生家庭等同于“吸血”这一窠臼。人们看腻了屏幕里的恶婆婆,原生家庭的奇葩父母又成为电视剧里的新脸谱。重男轻女,对女儿一味自私、剥削式的索取,成为都市剧越用越烂的俗梗。

2016年播出的《欢乐颂》里樊胜美的妈妈刘美兰,整天愁眉苦脸,畏畏缩缩,万事靠女儿,这一吸血鬼式母亲引发了讨论热潮。电视剧制作方看到了原生家庭这个概念的热度,从此以后,一个个加强版樊母频繁出现在国产都市剧中。

《都挺好》中苏明玉的母亲赵美兰精神上无视、物质上亏待苏明玉;《精英律师》中栗娜的父亲酗酒耍无赖;《完美关系》中邦尼母亲张口就要女儿十万元给儿子上培训班;《安家》里房似锦母亲潘贵雨只知道变着法儿向女儿要钱……从刘美兰到潘贵雨,纵览这几年都市剧里原生家庭父母形象的进化之路,非但没有变得有血有肉、饱满生动,反而呈现明显的脸谱化的退化趋势。父母与子女的戏剧冲突设置越来越套路,他们将算计和恶意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为了恶而恶,像个故意制造冲突、激怒观众的工具人,原生家庭梗也陷入了套路化、流水化模式。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苏珊·福沃德在其心理学著作《原生家庭》中这句话揭示了原生家庭对人的重要影响。家庭是整个世界、社会的浓缩,而个人是整个家庭的浓缩。探讨原生家庭对塑造一个健康人格的影响是件有意义的事情。不幸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支离破碎的辛酸,那些从不幸家庭走出来的女性,也有着各自的痛苦形态与艰难成长、自我塑造之路。而电视剧用同一种套路去描写痛苦、制造冲突,只会引起人们凑热闹式的围观,看谁的妈骂声最响,看哪家女主最惨,除此之外,又能留下什么呢?类似的套路化剧作,又能火多久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3 19:03:3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