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4-14 14:58:42
|
查看全部
第四,建立和完善以依靠师生、服务师生为旨归,党委领导师生员工有效实现“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的制度。
《决定》指出,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尊重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的全部工作之中。高校也必须紧紧依靠师生厚植党的领导基础,保证师生在学校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是要妥善处理好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与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之间的关系。
要探索完善在党的领导下实施“教授治学”的管理体制。高校肩负着传授文明、生产知识、创新科学的时代重任,内含着相对独立的学术规律。这一特性决定了党对高校的领导既要体现在令行禁止、规范统一的集体层面,也要体现在说服感召、激发活力的个体层面。具体地说,就是要充分尊重学术共同体所蕴含的“同行评价”的传统,发挥好教授群体的作用,挖掘“教授治学”的创新潜力。一是要明确“教授治学”的内涵应主要聚焦于学术事务,并由此体现对学术权力的尊重;而这种学术权力也应与总揽全局的党委权力和具体管理的行政权力相互协调、各司其职。二是“教授治学”的途径是各级各类学术权力机构。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学术评价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教授治学”的内容是在坚持由学校党委划界守底、把握方向的基础上,按照学术委员会章程等制度进行学术事务管理,充分发挥学术组织的专门性功能,发掘和提高教授治学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学术事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发挥协商政治的独特优势,探索完善党领导师生员工有效参与“民主管理”的制度。总书记强调,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决定》也指出,要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在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过程中,要努力形成稳定可靠的协商民主机制,并使其成为坚持和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的重要形式。强化调查研究机制,面向师生充分做好需求调研、畅通意见渠道,指导建立学校改革发展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建议制度,使决策制定有师生基础和科学依据。建立和完善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制度,及时向师生员工、群众团体、民主党派、离退休老同志等通报学校重大决策及实施情况。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对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特别是和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须提交教代会讨论审议,保障教代会行使源头参与职能。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逐步完善院系层面的民主制度建设。通过教代会、学代会,做好做实提案工作,进一步畅通师生员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的路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