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徐林生
2020-04-15 11:57:05 来源:红网
近日,一则匪夷所思的新闻引爆了中国象棋界——印度向联合国申遗中国象棋!而且印度已经申请了6次,次次都被联合国驳回。联合国反对的理由很简单:“汉字认识不?”印度为何敢公然觊觎?他们的歪理是:中国象棋里有象,而大象起源于印度,所以中国象棋也是印度来的……(4月14日 澎湃新闻)
其实,这是一则旧闻,检索资料可知,约一年前就有网络媒体披露。相关文章大多对印度申遗中国象棋嗤之以鼻,权当笑话。网友们普遍认为,印度一而再、再而三打中国象棋主意,既不厚道,也不自量力,徒劳无功,陡增笑料罢了。
中国象棋,集文化、科学、艺术、竞技于一身。它起源于我国古代,有充分的史料证据,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符号,也是国人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问题是,如此重要的文化遗产,印度已经6次向联合国申遗,为何我国不提出申遗?是中国象棋不够资格?还是其他条件不成熟?是印度人“一根筋”?还是我们太淡定?
多年来,我国各地申遗热情居高不下。项目申遗成功,对推动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申遗成功的世界遗产,绝大多数是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有鲜明的地域性,对地方经济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地域性不明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少有地方、部门主动推动申遗。十多年前,“端午节被韩国抢先申遗”的消息,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后来,有关专家澄清,韩国申报的是“江陵端午祭”。受韩国影响,若干年后,我国才将端午节成功申遗。
中国象棋的历史文化价值毋庸置疑,否则,印度不可能屡败屡战,申遗不断。业内人士分析,印度此举是想向世界传达象棋(包括中国象棋)的印度起源论,即便被拒,也算占了先机。这看似毫无意义甚至荒诞,其实暗藏深意。
由此看来,对印度6次申遗中国象棋失败,我们不能一笑置之,还必须反思:我们到底如何看待中国象棋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何平衡保护非遗文化遗产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何时把中国象棋申遗提上议事日程?这样反思,不是担心印度再次提出申遗,而是检讨我国三十多年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还有哪些值得改进、完善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