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70|回复: 0

“舒不舒心”成农民工跳槽动因

发表于 2010-9-7 15:11: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看月薪高低,看福利待遇,看环境好坏,看劳动强度……那种工资不高、吃住不包、合同不签、保险不上、发展机会不大的用人单位,当然会让农民工们心里感到不舒坦——
“舒不舒心”成农民工跳槽动因

    过去对农民工来说,有一份工作能挣钱、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跳槽”,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而如今,跳槽不再是那些学历较高、能力较强的白领们的专属。在劳动力市场里,经历过金融危机的农民工们,也开始“用脚投票”“挑”起老板来。
    记者调查了解发现,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工作时不再随意将就,月薪高低,福利待遇如何,工作环境咋样,劳动强度大不大等等,成了他们找工作“舒不舒心”的必要考虑因素。
工作“不爽”选择跳槽
    8月29日,北京国展招聘会现场,来自湖北的李军一边翻着求职报纸,一边看着各个展台的招聘广告。李军告诉记者,自己是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这看看的。今年20岁的李军目前在一家保安公司当保安,每个月1200元,包吃住。来北京也就一年多,李军已经跳槽3次了,“当保安工作倒是不累,以前跳槽的主要原因是在那家干得‘不爽’,工资不高,也没什么发展前途,就换了个地方。”
    在一家保安公司1400元包吃住的大幅招聘广告前,站着不少和李军相仿的年轻人,面对广告他们一脸漠然。“保安、普工、端盘子这类体力活,工资都高不到哪去。”李军说。
    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了几个求职的年轻农民工,发现他们大多有过跳槽的经历。他们对于物业公司、餐饮企业和物流企业等提供的普工岗位虽然也关注,但兴趣并不是很大。“前几年招聘工人,比如装修工、搬运工、快递员都有许多人抢着干,现在工资上涨了,年轻人还是嫌工资低,不愿意干。”一位招聘人员说。不少企业招聘者感叹,现在年轻的农民工比较有想法,不愿意一直干体力活,稍不如意就跳槽,经常炒老板的鱿鱼。
    像李军这样的农民工不在少数,8月15日,浙江省平湖市劳动力市场举行的一场农民工就业专场招聘会上,前来找工作的农民工络绎不绝。
    “你看,参加招聘会的人这么多,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有大约五分之二的劳动者仅仅是来‘逛’一圈的。”因为长期组织招聘会,该市人力资源市场工作人员已经总结了一点经验。原来,不少农民工已经有工作,但还是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来看看有没有心仪的跳槽企业,没有合适的岗位他们很快就会离开。
    来自四川广元的宋燕香最近选择跳槽到另一家企业。宋燕香此前在浙江省平湖市广陈一家羊毛衫加工作坊打工,平均月收入1500元左右,但不管吃住。工资低点没关系,让宋燕香尤其“不爽”的是他所在的厂里没有“五险一金”,工作环境也不大清洁,所以他一直琢磨着换份工作。谈起现在的工作,宋燕香说:“现在我的工作相对稳定,单位还给上‘五险一金’,心里头舒服多了。”他表示,这家企业还包吃住,这又让他减少了一大笔开支。
他们为什么“挑”老板
    农民工“跳槽”现象不断出现,专家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近年来经济发展出现了新一轮热潮,推动劳动力需求量骤增,进而导致不时出现“民工荒”,这就给了农民工更大的择业空间。早在今年春节,我国沿海城市不少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现象:火车站出口设摊“抢”工人,电线杆上贴满招工信息,企业甚至到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小区发传单“逮”人。“民工荒”的出现,导致一些用工单位对农民工展开了争夺战,这无疑成了农民工跳槽的催化剂和推动力。
    其次,长期以来,由于在相当一部分企业里,农民工劳动和生活条件恶劣、工资水平过低、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于是,一遇到机会,农民工便想通过“跳槽”改变劳动环境、增加收入。同时,随着招工形势的变化,农民工工资开始出现差异,有的差异还很大。同样的工作,不同实力的企业有着不同水平的工资,不同行业的工资差距则更大,这也导致“跳槽”的发生。
    还有就是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工作环境差、伙食不好、不提供住宿乃至老板太苛刻等,都成为农民工变换工作的理由。
    上世纪80年代,农民工刚在我国大规模出现时,他们外出就业的目的相对简单——挣钱,因而对工作环境、劳动权益的诉求也相对较低。而如今,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因为就业背景、家庭环境和个人文化技能水平的不同,对劳动权益的诉求也向更高层次发展。用他们的话来说,那种工资不高、吃住不包、合同不签、保险不上、发展机会不大的单位,只有傻瓜才去。他们就业选择不仅看重硬件——工资,更看中软件——福利待遇、工厂环境、企业声望及发展机会等。
炒老板背后的劳资博弈
    今年初,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卢晖临在广东东莞调查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说起跳槽的理由,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爽”。
    “不爽”包括很多方面,可能是工资待遇不理想,也可能是工作生活环境不如意,还可能是老板的态度不好。卢晖临表示,“老一代农民工眼里习以为常的事情,新生代农民工却有着不同的反应。因为老一代农民工的目的很简单,出来赚钱,充实自己在农村的家。而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农村的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城市文化对他们也有很大影响。他们的性格、生活方式和人生观都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
    这边是农民工积极“跳槽”,那一边是企业老板们为职工频繁流动而烦恼。平湖大亚纸管有限公司人事部负责人曾表示:“如今厂里的本地人倒是很稳定,就是几个外地工的岗位,今天来明天走,月月都有新面孔,流动性大对企业管理乃至生产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有关人士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在劳动关系领域,职工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以及社会需求正发生重大结构性转变,实现体面劳动和生活正成为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取向和集体意识。而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要素投入来获取较大的经济利益,经营模式往往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其特点是劳动强度大、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这在客观上压缩了企业提升员工工资的空间,同时,企业更不可能自觉地提高员工薪酬水平,这就使得劳动者要求改善工作条件、获取更高劳动报酬等方面的愿望较难实现,因而导致劳动者感到“不爽”,劳资博弈行为加剧。《工人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