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6|回复: 1

宅家久了,恢复运动的步子要稳些

发表于 2020-4-19 16:17: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网王钟的
防控的“门”却不能猛地打开,而要有序地徐徐开启,通往运动场的大门同样如此。
67b458a2d379b5f84d13a4894bfabdfa.png

最近几天,几起运动时有人突发疾病的案例,引起了公众诸多关注。

据媒体报道,4月4日,广东佛山一名医生在晨跑时发现一名倒地男子,在其实施心肺复苏术后拯救了其生命,据报道,倒地男子系连日来首次运动。4月13日,浙江杭州14岁的体育特长生骑车时被一辆轿车剐擦倒地后骨折,医生表示,“在他原本运动强度下,或许不至于伤成这样”。4月16日,知名马拉松赛道摄影师“一米阳光”在跑步时突发心梗,不幸逝世。在早些时候的3月28日,四川成都一名90后男子打完篮球后突然倒地猝死。

这些案例的发生,让人感到惋惜和痛心。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发生在当事人进行运动的时候,其中一些是以往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都不错的“体育健将”。一起起案例提醒人们:现在恢复日常锻炼,一定要悠着点。

随着防控形势稳定向好,人们逐步有序走出家门,出现在运动场和跑道上。在确保不构成人员聚集,各项防护措施到位的情况下,人们适当恢复锻炼,参加合理强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宅家那么久,人们确实有理由出去动动,运动对于调节情绪、改善心情,让自己走出因疫情造成的心理封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宅家日久,身体的各项机能难免出现退化,突然进行剧烈运动,会让身体难以适应。哪怕是运动基础较好的人,也不能贸然开始运动。正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疫情突如其来,社会经济踩了一个急刹车,如今,防控的“门”却不能猛地打开,而要有序地徐徐开启,通往运动场的大门同样如此。

在重新回到运动场的恢复期,首先要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身体状况,从轻微强度的运动开始,逐步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运动强度,分步骤、分阶段地制定运动计划。

很多人平时虽然经常参加运动,但并没有养成科学的运动习惯。比如,运动前缺乏热身,运动结束以后也没有放松和舒缓。放在平时,这些不良运动习惯或许在短时间内不会暴露太大的问题。但是,现在因为身体长期不动,错误运动习惯很可能直接让身体健康受损,不经预警直接亮出“红牌”。

当前各地仍处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的阶段,虽然参加运动也是人们改善精力和体能、更好地投入到生产学习的方式,但这个时候不能“逞强”,还是要视自己的身体情况而为。在某种程度上,原本习惯于运动的人,更要注意自己身体状况的前后变化,如果对自己身体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就会放松警惕、增加事故风险。

长时间宅家的过程中,身体机能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有的体现在数据指标上,例如体重的增长,有的可能更隐蔽,例如心肺机能的下降。不管怎样,春暖花开之时,确实到了出门适当运动的时候,然而,运动迈出的步子稳一点,前后的准备、酝酿更充分一点,才能避免遗憾和悲剧,真正实现锻炼强身健体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9 20:40:54 | 查看全部
是的😊需要慢慢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