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6|回复: 4

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需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

发表于 2020-4-21 13:38: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谭用发

66123219124db92847a69969549d184b.png
日前,中办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这一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的重要举措,引发广泛关注。

2019年是党中央确定的“基层减负年”。确保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不能动辄签“责任状”……一年来,一系列切中时弊、直击问题的举措陆续出台,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取得明显成效,让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但也应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切实为基层减负,还需驰而不息、落实落细,着眼于破解现实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持续向好。当前,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破解复工复产难点、堵点,迫切需要解决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让干部心无旁骛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面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关键是要深化源头治理,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同时,切实加大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惩处力度,让沾染不良作风者无利可图、付出代价。

持续为基层减负,要向改革要动力,以深化治理改革为基层放权赋能。基层承载着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的职责,基层干部直接服务于群众,应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沉到基层,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基层。近年来,不少地方围绕上级机关“瘦身”、基层一线“强身”,在精简机关、充实基层上下功夫,有力推动了基层减负。事实证明,机关精简了,职能归并了,会议文件和督查检查考核减少了,基层工作力量加强了,压在基层干部肩上的担子才会减轻。

持续为基层减负,要注重疏堵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建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平台收集扶贫报表;建立“新冠肺炎监测溯源系统”,依托大数据平台对接整合医院、公安、通信、交通等部门数据;探索运用“互联网+督查”,让数据多“跑腿”,让干部群众少“跑路”……各地探索出的新模式、新办法,较好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有效减轻了基层负担。善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平台,实现数据归集和信息共享,让基层干部不再为文山会海、材料表格而苦恼,就能让他们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更好为群众办实事。

为基层减负,从根本上说,仍须健全完善制度,不断增强制度刚性。为给基层松绑减负,各地已制定不少制度规定。下一步,关键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织细织密制度之网,使相关制度更具系统性、科学性、操作性。与此同时,严格责任考核,强化正向激励,坚持把制度执行力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原则和能力水平的重要尺度。对执行制度走形变味、减负出现反弹的,严肃责任追究。

基层是治理体系的“底盘”。持续为基层减负,进一步把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广大基层干部就能更好守初心、担使命,在奋进征程上迸发更大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3:38:59 | 查看全部
需要真减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3:39:40 | 查看全部
治理假减负不放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1 14:33:0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1 14:33:29 | 查看全部
对执行制度走形变味、减负出现反弹的,严肃责任追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