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求智巷 古敏
辽宁日报消息,日前,辽宁鞍山市对疫情期间未严格执行规定的2家培训机构吊销办学许可,对1名违规补课老师进行辞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各地纷纷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停课不停学”活动。教育部三令五申强调,疫情期间严禁开展任何形式的线下培训,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聚集性培训活动。在全民抗疫的非常时期,竟然有培训机构和老师组织违规补课,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针对这个问题,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曾发出紧急预警,提醒全国各地的所有校外培训机构,都要深刻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服从大局,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期间,严禁开展任何形式的线下培训,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聚集性培训活动,对顶风作案者,将给予最严厉的惩处。
言犹在耳,竟然还有培训机构和老师不惜顶风作案,令人瞠目结舌!因为没做好“宅家抗疫”,参加聚会聚餐等公众性活动,而导致多人被感染乃至成百上千人被隔离的惨痛教训,疫情爆发以来不时被媒体曝光,不知道组织者凭什么自信可以杜绝传染,确保安全?
非常时期组织线下培训,其可能产生的可怕后果不言而喻。相关培训机构和教师受到严惩,纯属咎由自取。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是,疫情期间违规补课,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究竟是谁给的胆?
见利忘义的培训机构和相关教师自然首当其冲。为了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抢占先机,假期成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眼中“弯道超车”的大好机会,相关机构和人员也因此获得可观的收益。正常情况下,只要合法合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或许无可厚非,但非常时期,为了捞钱竟然不顾给抗疫添乱的严重后果,这样的行径,可恨、可耻!作为与教育相关的培训机构,连基本的底线规则和常识都不能遵守,究竟会教给孩子什么呢?这种一味向钱看的思维,将会在孩子们的心灵中埋下怎样的种子?作为在职教师,不得从事有偿补课是一条红线,疫情期间违规补课,更是罪不容恕。
参加补课的家长和孩子同样难辞其咎。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何必急于一时?更何况,在疫情持续发展的当口,还存在感染的风险,这种时候有必要“抢跑”吗?能“抢跑”吗?如果是这样的认知水平,孩子长大后会又会成为怎样的人?成绩固然重要,但还应该看得更长远一些,尤其是在防控疫情的严峻形势下,家长应该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珍惜宝贵假期,不过度施加压力,科学并适度地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和锻炼。
退一步说,即便为了提升成绩,也不见得非要去找人补课。网课期间,从国家到地方推出了很多免费的精品课程,孩子们并不缺乏优质的学习资源。家长们与其不顾危险地把孩子送去补课,不如善加利用这些资源,既不花钱,又确保安全,何乐而不为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深入了解眼前的特殊时期,与时代同频共振,或许才是当下最具意义的学习。读书不是一切,学习更不能止于教科书。在疫情面前,不能让我们的孩子一味安心读书,而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心系天下,忧国思民,发奋读书!
一言以蔽之,全民抗疫的非常时期就别抢跑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