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14|回复: 0

培养有利于安全的习惯

发表于 2008-1-27 10:36: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良好的习惯:维系生命安全底线的重要保障

    郑岩
    情景捕捉: 什么时候长长记性啊?
    “停、停、停!快停下,你怎么还这么干?”几天前的一天下午,中石化山东胜利油田下属企业一采油队从后勤队转岗仨月的职工于明华巡视注水井注水量,当他刚开始调整一口井阀门开度时,就被计量站站长陈新东紧急叫停。
    陈站长生气地说:“前几天不是刚做过标准化操作培训吗,你还是这样操作,什么时候能长长记性啊?”
    看到站长铁青着脸,于师傅红着脸嘟囔道:“以前王小平师傅就是这样教我的,原来一直这样操作,既顺手又省劲,也习惯了,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岔子”。陈站长不容分说地打断他:“等到出事就晚了!身体正对着阀门丝杠操作就是习惯性违章。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你说这事儿能商量吗?虽然这样方便操作又省劲,但如果操作时发生喷漏事故,身体就会受到严重伤害,违章操作出的事还少吗?”于是他带着于师傅进行手把手的操作,直到正确规范为止。
    他接着给于师傅讲了一个故事,说的他刚上班时,看到师傅操作时那天正对着阀门操作时,没有想到突然阀门丝扛顶了出来,污水猛烈喷射出来,幸亏当时压力较低,师傅避让及时才保住了性命。“你可能觉得按标准化操作费力又不顺手,明明知道违章还是改不过来。启泵、停泵、倒流程、洗井、取样等工作,职工应该如何操作、什么是规范的标准,按标准化规范操作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硬杠杠',这可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教训。”
    他循循善诱道:“按标准化操作就好比体操比赛中的规定动作,我们一定要练到位,原来有些职工的操作方法是跟以前的师傅学的,但师傅的操作本身可能就有问题,徒弟学到的操作方法当然也就不规范。违章操作就好比‘自选动作’,在操作上我们要坚决杜绝‘自选动作’。我们要把不正确的操作动作‘强制’改过来,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这样才能做到本质安全”。
    他边比划边说:"为了搞好标准化操作,从源头上杜绝事故的发生,队里近期要对所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重新梳理,有些过时的,要重新核实,然后编成小册子下发到每一名职工手中,并要做好强化培训"。
    几天前,该队已总结出了"注水泵启停泵标准化操作法"、"注水井标准化操作法"等8项"操作法",各岗位操作逐渐步入了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的轨道。
    现在,于师傅每当上站都要随身带着一本标准化操作规范小册子,对操作规程进行了恶补,已完全杜绝了违章操作的习惯,养成了正确的习惯。当陈站长问起他的体会时,他颇自得说:“原来操作时怎么省劲怎么干,现在我已牢记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也就是师傅您说的要做到本质安全。”
    笔者评说:培养有利于安全的习惯
    无数安全事故的发生告诉我们:事故是属于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随机事件。事故的发生包括着偶然性因素,这种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培养安全的习惯,是减少事故偶然性和概率的重要途径。当安全意识、安全操作、安全行为进入人的潜意识、浸入人的血液,变成习惯性动作时,安全的根基就变得牢固了。几次违章违规甚至较大的违章并不一定会酿出事故,但长期习惯性违章操作必然会发生事故。
    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它是诱发责任事故的土壤和温床。而安全习惯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良策。
据安全专家权威指出:“习惯性违章是‘事故隐患之母’,‘大老鼠’是违章操作,它身后是一长串‘小老鼠’就是事故隐患”。习惯性违章有许多特点,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顽固性:习惯性违章是由一定的心理定势支配的,并且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方式,因而它具有顽固性、多发性的特点,往往不易纠正。
    二是潜在性: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不是行为者有意所为,而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而对习惯性违章行为,由于人们看得多了,习以为常,所以根本没把它当回事,“身在险中不知险”,容易使人对违章现象丧失警惕性;
    三是传染性:据对现有一些职工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分析,他们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行为方式”,不是他们自己“发明”的,而是从老师傅身上“学来”的,看到老师傅违章操作“既省力、又没出事”,自己也盲目的仿效,而且又用自己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去影响新的职工。以至于这些不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如不彻底根除,必然导致一脉相传,代代如此。
    四是排他性:有些习惯性违章的职工,对安全规程根本学不进,不遵守,总以为自己的习惯性方式“最管用”,而安全规程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结果必然严重地妨碍安全规程的贯彻执行。
    从上面的事件中看到,职工小于在操作中就习惯于按自己方便的方式操作,而他的操作是从师傅那儿学来的,久而久之,就成了他的习惯性违章动作。实际这就是习惯性违章具有顽固性、潜在性、传染性和排他性的典型实例。该企业深悉习惯性违章操作的严重危害性,将塑造职工按标准化操作的习惯、纠正职工违章操作行为,总结规范操作法作为降低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工作来做,非常有借鉴意义。
    笔者深知,铲除习惯性违章,培养安全习惯养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企业管理者要进行标准化操作培训,“强制”职工培养安全习惯。要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操作培训,让职工搞清楚什么规范操作,什么是习惯性违章操作,进行强化培训,对日常生产管理的各项操作建立标准化操作法,如请熟练的工人技师示范操作,应用光盘培训等方法,形成标准化操作系列,成为职工学习的教材。
    其次,要引导职工进行安全习惯的自我教育,培养有利于安全的习惯。按照标准化操作,培养安全习惯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行,指望一口吃成胖子也不行。培养安全习惯需要他人的监督指导,但更主要的是靠自己平时一点一滴的养成。培养好习惯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改掉以前的坏习惯。要把以前不以为然、不以为意,但不利于安全的坏习惯找出来,然后下决心、下力气改正。当我们认真地而不是轻率地、长久地而不是临时地、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把遵守规程操作为自觉行动时,安全习惯就真正养成了。
    第三,企业要加强对职工的操作行为进行检查,纳入绩效考核。职工虽然出现违章操作,但并没有直接引发事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能高枕无忧,听之任之,而是定期不定期对职工的操作行为进行检查考核,将标准化操作习惯和能力纳入到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并作为职工工资奖金考核的依据之一,通过检查考核引导和“强迫”职工培养标准化操作习惯。
    笔者确信,培养有利于安全的习惯,才是真正抓到了点子上、根子上。但愿企业管理者都能从根本上从培养职工安全习惯入手,从根本上筑牢安全堤坝。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仙河镇文明一区顾永强   邮箱:gdgyq@vip.sina.com
电话:05468583430 13780770816 邮编:257237
审稿: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三采中心政工办  电话:054685840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