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9|回复: 2

看,中国人就是不信邪!

发表于 2020-4-24 16:48: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0年前,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并向全世界播放“东方红”乐曲,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a2cdb215f551a13034c751940cd8f91b.png

▲资料图片: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新华社发)

没有“东方红一号”,就没有神舟天宫。“东方红一号”对于中国航天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的意义不言而喻。不过,5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度凝望这颗至今在夜空中闪亮的星,它不仅仅是一颗卫星的名字。

在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战疫工程”的当下,回望半个世纪前被称为中国“天字第一号工程”带来的启示,或许已经超越了航天的范畴。

启示一:不靠天,不信邪。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58年5月毛主席提出了这一想法。毛主席还幽默地表示,像美国那只有鸡蛋大的,我们不抛,我们要抛就抛大的。

然而,当时无论从中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还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而言,要研制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看上去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此前,苏联在中国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工程技术领域都曾向中国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持,但随着美国对华封锁以及中苏关系破裂,国际形势的变化很快使得中国的太空探索面临“尚在襁褓就不得不断奶”的困境。

在内忧外患中艰难起步,投身“两弹一星”的航天人却是异口同声的坚决与自信。

5e14e1de65adf56829905736a5645265.png

▲当年的航天人和“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

“没见过又怎么样,我们就是不信这个邪。他们能造导弹,咱们就搞不出来?搞!”——主持导弹发射基地的孙继先将军拍案而起。

“靠天,靠地,靠不住!发展宇航科学主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说这句话的是赵九章。他从柏林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国,新中国成立后选择留在大陆并积极提倡人造卫星,后来成为“东方红一号”卫星总设计师。

启示二:土办法,靠自己。

严峻条件下面对造卫星这样“高大上”的复杂系统工程,中国人在实践中摸索出各种“土办法”。

“东方红一号”设计方案诞生于不起眼的西苑操场甲1号——民国时期留下的兵营小院。卫星发射模拟实验室竟由此院落西北角的一座旱厕所改装变身。没有精密设备,科研人员们就用自行车打气筒为火箭加注推进剂;自己建造土煤气发生炉制作真空仪器。没有铆枪没有桁架,就靠一把小锤,用自己的身体当固定桁架,将卫星部件上的铆钉一个个敲上去……

中国人不等条件、创造条件、自力更生。

中国人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群策群力。

切合实际、自主创新的“土办法”,开辟了高科技的新天地。“东方红一号”卫星出生伊始便站上了高起点:在元器件上全部国产没有使用一个外国货,在重量上超过美苏法日这前四个国家发射第一颗卫星的重量之和,在技术上一举打破了美欧和苏联对航天尖端技术的垄断。

c8d589e72bb99429ec1c7b4c7a0ee14b.png

▲资料照片:人们争相眺望“东方红一号”通过北京上空。(新华社发)

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国之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回顾那段历史,或许有人不再心情激荡甚至困惑于当时人们的执拗,或许有人觉得什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一套已经过时了。

但,真的如此吗?

50年前的中国工程师们或许还不熟悉全球化、全球产业链这样的名词,但正是他们揭示了一条科技发展规律——核心技术是无法引进的,所有经过别人允许才能获得的东西,都可能在瞬间失去。

中国也正是在几代人的坚持下,从手摇计算机发展到了太湖神威之光,从太空中的一首乐曲发展到了全球第二个功能齐备的卫星导航系统,从连火柴都被称之为“洋火”发展到可以为全世界提供守护千万人生命的卫生防护设备。

面对洪水,我们的祖先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拿起了石耜;面对病毒,我们的同胞没有屈服,而是建起了方舱。数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从未变过:不怨天,不尤人,不抛弃,不放弃,不信邪,不信鬼。这就是“东方红一号”告诉我们的。

我们用一颗金属球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面前浩瀚星空的伟大征程,我们也用一个个口罩、一口口药锅、一台台呼吸机战胜病毒,我们还将用一步一个的坚实脚印去证明所有的抹黑、孤立把戏最终都只会落空。所有的威胁,不管是脱钩制裁还是别的什么,都只会让我们更加相信自立自强的力量。

不信邪的中国人坚信:那些没能打败我们的,终将让我们更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4 16:53:2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4 20:36:1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