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1|回复: 1

[养生堂] 黑眼圈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有好的办法消除吗?

发表于 2020-4-24 16:58: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黑眼圈,医学上称之为“眶周色素沉着”,是健康人群中的常见皮肤表现。男女发病率相当,更常见于深肤色个体。在家族性病例中,色素沉着过度通常始于儿童期,位于下眼睑,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而累及整个眶周区域。
        2黑眼圈一般可分为色素型、血管型、结构型和混合型四种类型。色素型黑眼圈可以选择含有维生素C、熊果苷、烟酰胺、氨甲环酸等成分的眼霜或眼部精华。血管型黑眼圈可以选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血液淤滞的成分。结构型黑眼圈可以考虑玻尿酸、胶原蛋白填充或眼部射频治疗等医美手段。混合型黑眼圈往往需要多种方法联合使用,才能起到较好的改善效果。
        3不要轻易尝试偏方,不然黑眼圈没去掉,反而弄出接触性皮炎,导致更深的炎症后色素沉着。目前黑眼圈还没有经过证实的特效治疗方法,有需要可以面诊皮肤科医生,选择适合个人的治疗方案。
        查证者:钟华 | 皮肤科医生

         黑眼圈,医学上称之为“眶周色素沉着”,它是健康人群中的常见皮肤表现。黑眼圈通常呈双侧对称分布,颜色中等至深褐色,有时延伸到鼻根鼻背部和眉间区域,上眼睑和下眼睑都可能出现。男女发病率相当,更常见于深肤色个体。家族聚集性黑眼圈也已有报道。在家族性病例中,色素沉着过度通常始于儿童期,位于下眼睑,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而累及整个眶周区域。

        黑眼圈有多种诱因,包括遗传性或体质性色素沉着、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炎症后色素沉着、眶周水肿、皮下血管过多、下眼睑皮肤太薄以致皮下血管显露,或者皮肤松弛和泪沟突出造成的阴影效应。过度日晒、药物、激素原因及色素分界线的延伸也可能是另外的影响因素。

        根据不同的原因,黑眼圈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色素型、血管型、结构型和混合型,治疗方法也不同。

        1.色素型黑眼圈

        色素型黑眼圈,主要是眼周皮肤黑色素沉着引起,常常表现为眼周皮肤呈棕褐色,上下眼睑都可能出现,看上去像“熊猫眼”。

        对于色素型的黑眼圈,家庭护理中可以选择含有维生素C、熊果苷、烟酰胺、氨甲环酸等成分的眼霜或眼部精华,长期使用有一定的淡化效果,不过也要注意浓度和刺激性,不是每个人都能耐受高浓度的美白成分。另外一定要注意加强眼部防晒,包括涂抹防晒霜、防晒棒以及配合使用墨镜,以避免眼周更多色素合成堆积。

        不过,以上手段一般无法完全改善黑眼圈,起效也较慢。如果追求更快更显著的效果,可以选择调Q激光、皮秒激光进行治疗,此类激光可以直接将色素颗粒爆破,促进黑色素代谢,从而达到消除黑眼圈的目的。

        2.血管型黑眼圈

        血管型黑眼圈,往往是由于眼睑皮肤相对较薄,皮下血管显露导致。由于这类黑眼圈不是色素性问题,所以美白护肤品和激光治疗效果都不好。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血液淤滞成分的产品,比如含有维生素K的眼霜或眼部精华。也可以使用含A 醇的眼霜,通过增加胶原合成,让真皮层厚度增加,血管就不那么明显了,这样可以间接改善黑眼圈。

        另外一种情况,熬夜和过敏性鼻炎可以使得皮下静脉扩张,导致眼眶下水肿和发黑,也容易出现黑眼圈。如果是这种情况,使用含咖啡因的眼霜可以暂时缓解症状。规范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减轻这种特殊类型的黑眼圈。

        值得一提的是,网上流传用痔疮膏治疗黑眼圈的说法,大概是基于“痔疮和黑眼圈都是静脉瘀滞,痔疮膏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所以可以改善黑眼圈”的逻辑,可这种想当然的逻辑并不代表临床应用可以成立,这也是为什么不断有人在网上种草痔疮膏涂黑眼圈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差评表示涂抹之后除了熏眼睛以外,没有任何效果。另外,眼周皮肤相对其他部位更加薄弱、敏感,痔疮膏中复杂的成分用在眼周皮肤,引起过敏、刺激的风险也比较高。

        3. 结构型黑眼圈

        结构型黑眼圈,是由于皮肤松弛或泪沟形成的阴影,导致下眼睑外观看起是黑眼圈样的表现。此类黑眼圈不管使用护肤品还是激光效果都不是很好,可以考虑玻尿酸、胶原蛋白填充或眼部射频治疗等医美手段。

4        . 混合型黑眼圈

        混合型黑眼圈,顾名思义并不是一种单独的分型,而是至少两种以上黑眼圈的类型同时存在,这也是临床工作中遇到最多的黑眼圈类型,往往需要多种方法联合使用,才能起到较好的改善效果。

        比如,熬夜加班后眼周水肿可引起血管型黑眼圈,并导致结构型黑眼圈加重,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冷敷和使用含咖啡因的眼霜。吸烟可引起色素型黑眼圈,并导致血管型黑眼圈加重,最好的方法是戒烟,毕竟吸烟对皮肤和全身健康的影响巨大。不注意防晒会引起色素型黑眼圈,并导致结构型黑眼圈加重,所以皮肤科医生总是碎碎念“防晒防晒防晒”。

        至于各种偏方大家就不要轻易尝试了,不要黑眼圈没去掉,又弄出接触性皮炎,导致更深的炎症后色沉。


        总之,目前黑眼圈还没有经过证实的特效治疗方法。治疗应针对最明显的致病因素,例如对炎症后色素沉着过度外用美白剂,对泪沟突出者采用软组织填充剂。目前有不少临床研究尝试过外用皮肤美白剂、化学剥脱剂、激光、自体脂肪移植、脂肪移植联合或不联合睑成形术以及真皮填充剂,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但还不能提供长期、满意的疗效。

        最后,如果你希望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好黑眼圈问题,那么面诊皮肤科医生是更高效的方式,医生会针对你的个人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估,制定适合你个人的治疗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4 16:58:2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