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油报 │ 作者: 特约记者 苏斌 通讯员 翁颖
“深化改革是大势所趋,为了油田的明天会更好。虽然我非常不舍得离开工作了很多年的车队,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组织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4月17日,裴子成对记者说。此话代表了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众多重组整合基层单位中党员干部的心声。
3月,按照油田公司总体部署和采油厂改革方案安排,锦采车辆系统全面施行“扁平化”管理。
3月16日,车辆单位所有人员岗位调整完毕。此时裴子成已经在新的岗位工作了10天。这位37年工龄的“老干部”“老党员”,在深化改革中做出表率,主动选择到采油单位担任一名普通的汽车驾驶员。从部队转业到如今转岗,对于他来说,每一次调整和变化既是服从安排,也是观念转变和主动担当。
裴子成现年55岁,1987年部队转业参加工作,1997年入党。车辆系统改革后,他由原来的运输二大队一中队队长成为如今采油作业五区的一名驾驶员,虽然岗位变了,但是他爱岗敬业为油奉献的本色没有变。作为一名“老石油”,他把自己的青春岁月及大半生都奉献给了油田。今年正值锦采进一步深化改革,突如其来的岗位和身份的变化,让他有些始料不及,但他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老石油”本色依然初心不改。
“上世纪80年代,刚从本溪桥头镇复员转业来油田时,我被分配到作业队,那时候条件很差,住的是帐篷,干的是重体力活,为了夺油上产,顾不上整天浑身都是油。特别是冬天,饭盒里的饭冻得硬邦邦,只能搂着管线取暖,有时干完活去洗澡,还赶上没有热水,弟兄们硬是咬着牙用凉水冲澡。”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裴子成这一代石油人难忘的集体记忆。
尽管条件异常艰苦,但裴子成靠着在部队磨炼出的铁血意志和石油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迎难而上,从作业队作业工、班长到队长,再到准备队支部书记、调度、队长兼指导员,再到小车二队副班长兼指导员,到运输二大队一中队队长,再到如今的采油作业五区驾驶员。无论在哪个岗位,裴子成始终把干好工作放在第一位,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任劳任怨、精益求精做好各项工作。
“裴哥,你咋开上车了?”虽然有老单位的肯定、新单位的认可,但转岗的缘由和来龙去脉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质疑的、误解的声音成了裴子成最大的困扰。常年担任小队干部,大多数时候他都在做同事的思想工作。转岗后的一段时间,他开始经常做自己的思想工作。既然选择,就努力调整,积极面对。观念上的真正转变,以及厂领导的信任理解,也给了他很强的动力来克服心理和情绪上的挑战。随着了解的人越来越多,裴子成的心结也逐渐解开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裴子成深爱着自己的岗位,他总是每天坚持早来晚走,做好早送车、晚收车,把一天的准备工作、具体事宜安排理顺。遇到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他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他本人多次荣获油田公司先进个人、采油厂优秀共产党员、采油厂先进个人等荣誉。
在工作中他是作风严谨、雷厉风行的队长,在生活中他是和蔼可亲、热情豪迈的老大哥。重组改革后,原单位的职工有个大事小情还愿意跟他倾诉,让他给出主意。
深化改革当前,裴子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老党员干部的使命和担当,发挥着余热,感染着周围每个人。他就像一面旗帜,在狂风中迎风招展,在烈日里屹立如山,在怒涛狂风中岿然矗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