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2|回复: 0

“双考”模式,开启优秀农民工进体制的大门

发表于 2020-4-26 06:36: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04-25红网官方
        4月23日,四川宜宾市委组织部发布公告,为强化农民工政治激励,扩大干部选拔视野,面向优秀农民工公开选拔10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

       都说进体制工作“逢进必考”,但有这样一支优秀的队伍,他们基层工作能力不逊色于体制内干部,却没有“考”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年龄普遍超过干部公招年龄要求,文凭也很难达到公招要求。他们便是在基层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农民工和优秀村干部。

       大多数优秀返乡农民工和优秀村干部已接受多年基层考验和实践考验,可他们没有接受理论考试的准入机会。而从大学毕业生中新招录的干部,在基层尤其是乡镇要摸爬滚打好几年才能熟悉基层、掌握基层工作方法。

        既然工作现状中乡镇缺少生长在基层、熟悉基层的干部,何不直接从优秀农民工定向招录公务员、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呢?既可以树立一个导向鲜明的用人理念,也打破了以往从体制内干部中逐级提拔、逐级晋升的用人方式。

       当然,选拔优秀农民工任副科级领导干部“门槛”设置还是非常高的。仔细阅读公告,不难发现,农民工进体制同公开招录一样,要经过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门槛”设置地也很明确、很科学。首先,对年龄作了要求,要求在40周岁以下。其次对工作经历和当前岗位进行了要求,必须是返乡优秀农民工且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同时对任职年限也作了要求,必须连续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常职干部3周年以上,外出务工时间不少于1周年,且户籍必须是农村户籍,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另外,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一线获得县处级及以上表彰的,还可以进行加分。

       好中选优,必须严把“入口关”。优秀农民工进体制任领导干部的大门敞开了,但条件也必须设置科学,不能为了敞开大门就忽略用人质量,否则很难起到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结构、增加乡镇基层骨干力量的作用,因此必须双管齐下,准入机会和准入条件两手抓两手硬,才能保证干部队伍质量。

       接受基层考验和任用考试“双考”,给了优秀农民工进体制的机会,这一举措将极大地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扎根基层,加入村干部这个队伍中。让更多的想办事、能办事、办成事的优秀人员加入进来,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创新基层工作方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基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