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30|回复: 1

勇于创新实践的“金蓝领”

发表于 2020-4-26 14:37: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全国劳动模范、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朱文韬

4月23日,2019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朱文韬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朱文韬作为“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奖代表参加大会并在现场接受表彰。朱文韬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4年,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朱文韬名字命名。


参加工作26年来,朱文韬凭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职业素质和勇于创新、敢闯难关的敬业精神,为企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生产难关,由一名普通车工成长为技艺精湛的车工高级技师、国有企业的“金蓝领”,为国家铁路起重机和特种货物运输装备的生产作出了很大贡献,连续多年受到企业表彰,成为中国中车首批“专家”“金蓝领”,并且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在“黑龙江省高技能人才群英录”中,他是被收录的10名高技能人才代表之一,也是齐车公司唯一入选人。朱文韬是名副其实的“全能”车工、操作技能专家。每年经他手加工的工件多达300多种,工作效率近100%,产品合格率达100%,至今已累计达31792小时无废品、次品。他的岗位已被检查员视为“免检”工序。
朱文韬刚入厂操作50车床的时候,第一次装夹工作就遇到了问题。当时加工的是160吨起重机的走行大齿轮,圆形的毛坯看似简单,但在进行装夹的时候,却怎么样也不能正确地安装在卡盘上。这时候班组的老师傅过来说:“你这样干活,不但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微量调整的时候,只需压紧两根钢丝绳就可以了。”按照老师傅的方法果然很快将工件正确装夹上。这件小事使他体会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机加工人,就需要不断提升技能,积累经验,才能练出一身精湛绝活。
“160T伸缩臂起重机”是我国吨位最大、最先进的铁路救援吊车,其“支腿油缸”是该车最关键的承载部件,由于制造质量要求极高,以至经常出现质量问题,成为当时制约生产的瓶颈。面对这样高精度的产品,朱文韬勇挑重任,对缸体的加工技术进行了大胆改进,通过改变工艺参数和自制“导向刀杆”,利用最普通的CW61100B型车床,最终实现了零废品率;这一操作方法和工艺参数,已被企业纳入到生产工艺当中,在同类产品中广泛推广。他结合亲身实践整理出来的技术成果,荣获了齐车公司QC技术成果二等奖,应用这项成果,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资金30万元。在125T伸缩臂起重机起升卷筒的技术攻关获得成功后,他所撰写的《起升卷筒非标准螺纹加工浅析》获得中国北车集团公司第五届青年科技论文三等奖,于2007年4月在《内燃机车》增刊上发表,这是唯一一篇由工人技师所写的论文。
“打造一流铁路起重和特种货物运输装备生产基地” 不仅是齐车公司起重机分公司的共同愿景,也是朱文韬认真努力细致工作的力量之源,他在铁路起重机、特种货车等车型生产岗位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特种车辆关键件的加工制造中,承担最关键的零部件加工任务。在出口车辆制造方面,率先并高质量地完成了出口澳大利亚C32型煤漏斗车的底门传动轴这一车辆最关键加工件的制造任务,为公司产品以质量占领澳大利亚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朱文韬积极发挥劳模带头示范作用,近几年来,创新工作室在公司新产品开发中攻克技术难关35项,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为解决生产难题,他先后设计出“内孔支撑架”“大模数蜗杆专用车刀”“伞齿轮辅助夹具”“齿轮的孔定位涨胎型”等工装,大大提高了加工质量和工作效率,创造了多种加工件的工效记录。
朱文韬在勤奋工作的同时,将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工人,被聘为“公司青年工人技术促进会”的车工导师,将车床最难加工的偏心工件、薄壁工件、多头螺纹、多头蜗杆的车削方法传授给大家。现在,他的徒弟们都已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徒弟王雪峰继他之后成为第二个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的齐车人。朱文韬创新工作室先后被齐齐哈尔市和黑龙江省评为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4:37:2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