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2|回复: 1

疫情下,员工不放弃奖金福利,公司就拿道德说话,3大逻辑怼回去

发表于 2020-4-28 19:39: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疫情当下, 企业与员工,“鱼与水”的关系,在此刻尤为明显和重要了。从大道上来讲,员工应该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毕竟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一根杆子上蚂蚱,利益相关。
题主说:公司希望员工主动放弃绩效和福利补贴,这种“希望”,按道理来讲,很合理,也符合实际。要知道,当下很多企业的资金流已处于“吃紧”状态!和疫情相关的行业,比如快递、运输、餐饮、连锁店之类的,很多企业都已开始“裁员”了,为了保住“生存”这条底线,做出一些无奈的举动。
员工要不要主动放弃绩效和福利补贴,背后有三个现实逻辑:
一、企业的行业性质和薪资水平
行业性质:如果企业本身就是“中下流企业”,进行的都是一些基础服务、劳动力输出的产品和服务,员工的“基本工资”本身就少得可怜,或许只有2000元,挣扎在温饱边缘。
恰好又碰上疫情,一个月不发工资,很多人就会问:难道一个月不发工资,生活就会出现问题吗?难道平实就没有结余吗?
我告诉你一个现实:大多数社会底层的人群,整天生活就是紧巴巴的,下个月等着上个月的工资,这个月盼着下个月的薪水。
俗话说:“鸡屁股下面等蛋!”很多员工,都是这种艰难的生活现状!
只要你真正明白或懂得了他们的生活困境,你就会明白一个事实:
不是只有你懂的大局、不是只有你明白大理,他们员工也懂得,只是践行了大理,嘴巴就得挨饿,生活就得打绊,“两难抉择”,放在谁身上都不好受!
二、企业和员工的关系
俗语说:平实搞好关系,火烧屁股了,才想起人家。
如果企业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对员工很关怀、很照顾,人文情怀的氛围较为浓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较强,说实话,只要企业透露出这点意思,下面的员工都会纷纷响应的。
前段时间那,安徽餐饮连锁“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的一段视频,火遍网络!虽然只有短短10多分钟,但是该视频却迅速刷爆朋友圈。为什么?就是因为老乡鸡员工联名请愿,按红手印,写申请书,说减免疫情期间他们的工资。但是,董事长束从轩却手撕员工的联名信,还称即使自己卖房卖车,也要确保员工有饭吃。
为什么老乡鸡连锁店的老板和员工能够获得网友的纷纷点赞,就是因为老板和员工,这一对雇佣方,在疫情面前所显示出的担当情怀。
那么,这份担当情怀,仅仅是单纯的一时兴起吗?肯定不是!单看董事长束从轩的举动,就可以判断出,这位董事长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在日常的工作中就已埋下了这份情怀的种子了。
只不过,恰恰遇上了疫情,这可具有情怀的种子才会瞬间冒出来,给了我们一种正向的能量。
所以,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只有在平时中沉淀下这份感情,才能在艰难关头,获得员工的支持。如果平时企业没有任何人文情怀,并且还会时不时地克扣工资,试想一下,这个关头你要员工主动放弃绩效和福利补贴,员工会赞同、会响应吗?
三、利益攸关:企业发展和就业形势
企业没法生存了,员工也就没有工作了,这种利益攸关的利害关系,任何人都懂。
从当下很多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员工的就业形势,可以看出:企业的资金链随时会出现问题,招聘会取消,招聘公司迟迟没有招聘信息等,这就说明企业和员工,一旦处于边缘状态,二者的生存都是问题。
前几天,连锁店西贝企业就传出消息:2万多名员工,处于待业状态,如果疫情持续下去,公司贷款发工资,顶多也只能维系3个月的时间。
利益攸关,唇亡齿寒的道理,谁能不懂?但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个企业如果没有疫情,能不能发展下去,或是尽管短期能够存活下来,今后能不能给员工带来希望!
希望,才是决定员工是否愿意为企业付出和牺牲的本质归因,没有希望的企业,对员工来讲,就是一个“局外人”、“旁观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8 19:39:5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