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41|回复: 0

历山腹地哪村好 咱去上峪瞧一瞧 ——散落在历山脚下的一颗古村明珠

发表于 2020-4-29 08:57: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历山腹地哪村好
咱去上峪瞧一瞧
——散落在历山脚下的一颗古村明珠


? ? ?素有“小香港”之称的中村镇西南角,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沿着山谷走向尽头,散落着一个旁山依水、就山而建的古村落--上峪村,上峪村因位居山谷始端而得名。
? ? ? 村的东面,一条笔直的山脊,绵延数里,与山那边的南河村,竖起一道天然屏障;村子的西面,是一条沙岩型地质结构龙状山梁与翼城分水为界;横亘在村南面的是:这条峡谷的最高峰--大圪塔与中条山中段主峰遥相呼应。
? ? ?俯瞰上峪村,三面环山,唯有北面一条乡村公路,连接外面的世界,整体的轮廓形状像极了一个巨大的反问号,上峪村就位居在这个问号的右下角。若君寻得宝地来,从峡谷的入口走入,沿途小河缓缓流淌,柳枝轻轻摇曳,两旁山高林密,曲径又遇通幽处,总会让人想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
? ? 入得村来,举目四顾,幽静祥和,文雅宜人,怡然自得,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不仅仅是浑然天成自然风光让人留恋忘返,那厚重的历史文化更让人沉迷其中……
? ? ?茂密的天然森林,装点着周边连绵起伏的山,早听鸟语,暮闻松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便是上峪村晚景写照。每到春天,层林尽染,百花争艳,蜂飞碟舞,芳香诱人。村前那布满绿苔的石拱桥,和着那沟旁的梧桐树,总能勾起人们对“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诗句的浅吟低唱。
? ? ?上峪村的民宅布局和建筑风格,古韵悠悠,有“五庙二阁”之称:上庙,也称玉皇庙,居村之东北,地势较高,正殿供奉着玉皇、关公、黄龙、白龙、黑龙;西侧为娘娘殿,供奉着王母娘娘;东侧为马王殿,供奉着马牛二王;正殿是木雕神像,侧殿为泥塑神像;大殿的两壁绘有壁画:有桃园三结义、三战吕布、千里单骑、单刀赴会、夜读春秋。下庙,地势较低紧挨着上庙,并有一梯一门与上庙相通,庙内供奉着十八罗汉,西楼上供奉着药王爷,在祖辈们的记忆里,每年的三月十五日,都要唱戏集会三天。堂庙,建于村中,供奉着城隍爷,传说城隍爷可以记人功过、管人生死、量人刑罚;人去世后,家里人都要及时到庙里撞钟告土,祈祷城隍爷的好生照顾。舜王庙,建于村南,供奉着人文始祖五帝之一的大舜,正殿位置高于侧殿,正殿对面是舞台,大多出演古老的传统花鼓戏。庵面,供奉着老君爷,也就是八仙之一李铁拐;相传,清朝咸丰二年的一天早上,村里有人去庙里上香,进去后大吃一惊,发现老君爷的塑像不见了,当时正逢下雪,有人就看见一行脚印从庙内走出,就顺着脚印跟寻到村南密林深处的丹阳山朝阳洞,才发现老君爷迁居此地。朝阳洞又名玄真洞、老君洞、黄道士洞;洞门头上至今明代两位文人的墨迹仍依稀可辨:
七绝.游黄士洞
柳遇春


声暗灵涵万谷虚,
白云浮锁赤松庐。
可能跨鹤超三界,
愿学千言老氏书。


七绝.游黄士洞
王国光
万仞烟霞上玉虚,
山为屏障石为庐。
桃花洞口蟠千岁,
中有仙人不老书。
? ? ?村中的两个阁楼:一是东北方向的文昌阁,座落于古时村里通往外界的村口,阁楼上供奉着万世师表孔圣人,阁楼的下基设计为拱形门洞,方便村里人外出归家。二是位于村南的龙王阁,供奉着龙王爷,清澈的泉水从阁楼下潺潺流淌,给村南增添了几多秀色几多晴柔。
? ? 上峪村,是一个以“郑氏”为主的大家族。始祖为昆仲四位,是明朝成化年间,由翼城枣园迁徙而来,距今已有五百余年。以四合院为主的民宅,大多是明清时代的建筑,古朴典雅,端庄大方,与五庙二阁,巧妙布局,处处呈现着精湛的建筑艺术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 ? ?五百年的风雨飘摇,虽然五庙二阁由于年久失修,几乎面目全非,也不难感知当年的此地,曾是一个晨钟暮鼓、香火旺盛、禅意袅袅、民间文化深厚的古村落。
? ?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上峪村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七沟八梁,处处储藏着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历史上曾经一度达到了冶炼业的鼎盛时期,特别是一九二七年,沁水县的“瑞昌详”商号的投资和加盟,更促使上峪的冶炼业盛名远播,产品销往晋南、陕西、河南等地,使得那时的商道漫漫、古道悠悠、马铃声声;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亦是晋商文化之缩阴。
? ? 上峪村是革命老区,一九四三年春天,八路军兵工厂在上峪成立,村南是兵工厂的铸造车间,村北是装配车间,制造的武器主要有步枪、地雷、手榴弹。有力的支援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四年,沁南县全部光复,为了庆祝胜利,周边几十个村镇群众,在上峪村南大桥上,召开了万人庆祝大会,抗日县长王维岳和政委马子谦亲临会场,共贺胜利。
? ? ?回顾着历史长河中的片段,漫步在上峪村里的交错巷道,遗憾的是,曾经做为上峪村特殊标志性的庙宇楼阁,已消失了当年的雄姿,只有村前那饱经风霜的石拱桥和那村南的古槐,还在书写着历史沉浮,还在唱着同一首古老的歌谣……
? ? ?如今的上峪村,也跟随着时代的步伐,村容村貌,今非昔比,移民小区,焕然一新,上峪村的全体干部群众,铭记祖训,传承爱国爱人、忠厚宽容、仁义礼让的德风、村风和民风,以满腔热情,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四方宾朋,来上峪做客、考察、投资、旅游,共同打造一个集康养、休闲、和谐、宜居为一体的新型农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