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4-29 14:48:28
|
查看全部
部署创新链
技术攻关塑造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署名文章《国有企业要作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排头兵》中提出,国有企业必须在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成为推动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排头兵。
“具体来说,要着力增强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打造高水平数字经济产业链等。”
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产生较大影响,产业链布局也将成为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产业链重启需抓住协同这个“牛鼻子”。
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电子旗下冠捷科技北京分部的厂区内,智能化生产设备在高速运转,穿着标准作业服装的工人们戴着口罩,井然有序地守在生产流水线旁。
作为全球知名的显示器与液晶平板电视的生产制造商,冠捷科技一直处于其所在产业链上游,疫情期间共协助235家供应商完成复产,有序保障全球产业链。
“国有制造企业大都属于基础工业,位于产业链上游。如果率先有序复工复产,下游的企业也将跟着受益,有利于相关产业链条的协同与延伸。”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文成说。
在王文成看来,创新技术研发是国有制造企业的发展“命脉”。国有企业充分运用新技术,才能更好发挥示范作用,有利于形成新模式与业态,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806所湖州基地氧化剂处理工房,轻轻一按确认键,倒料、粉碎、烘干、出料……整个氧化剂处理过程一气呵成,自动化生产线让工序变得简单又高效。
该所装药车间主任吴战武告诉记者:“几年前,806所的生产场所还用着‘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如不是亲眼所见,一定预想不到车间能变得如此智能。”
据吴战武介绍,面对自动化底子弱、国内尚无可借鉴经验等问题,806所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对壳体制备、装药生产线生产布局及制造工艺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研制开发了氧化剂自动粉碎系统等智能设备,真正提升科研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以氧化剂处理工序为例,该工序的产能在人员减少30%的情况下还提高了两倍。”
李锦表示,加强创新研发能力是企业当前转型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攻关,从而更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