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
[table=100%,#ffffff] |
|
|
|
|
文 | 原创人生 |
张冬伟,一位“80后”,2001年沪东造船职业技术学校毕业。 |
如今,他已成长为我国LNG(液化天然气)船焊接核心骨干,先后获得央企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业道德标兵等荣誉,在央视台《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中,他是8位主角之一。 |
18年时间,他从一名技校生到大国工匠的逆袭巨变,是如何完成的呢? |
|
 |
|
1 |
虚心,让他赢得机遇 |
张冬伟小时候,没有什么特别的梦想,他给自己定的目标,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拥有安稳的工作。 |
也许正是这种心态,让他对待学习与工作都有一种不急躁的虚心。 |
技校毕业时,由于张冬伟的成绩优异,顺利地进入沪东造船厂。 |
进厂后,他遇到了一位好师傅--秦毅,也是他的校友、学长。由于张冬伟工作踏实,很快得到师傅的看重。 |
一次,公司组织选手参加全国焊接比赛,在师傅的推荐下,张冬伟成为集训人员之一。集训时,他第一次看到师傅展示单面焊双面的技艺,当时震撼极了。“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就是在焊缝正面焊接的同时,反面也有成型美观的焊缝。 |
在师傅的手下,熔化的铁水也太听话了吧?叫它去哪里就去哪里。”正是这次集训,让他坚定了潜心研究焊接技艺的决心。 |
毛主席说:“虚心七窍通,骄傲盲又聋”。 |
作为一名技校生,张冬伟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始终怀着虚心的态度踏实工作,从而获得了集训的机会。 |
在职场中,如果你没进名牌大学,也没有耀眼的文凭,无妨;只要你像张冬伟这样,能虚心,肯持续努力,就一定会得到机会的垂青。 |
2 |
钻研,让他突破难关 |
2005年,沪东造船厂启动建造中国第一艘LNG船--大鹏昊。LNG船主要用于装载零下163摄氏度的天然气,被誉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建造技术只有发达国家极少数船厂掌握。 |
LNG船的核心围护系统只能用厚0.7毫米、像纸一样薄的殷瓦钢来焊接,难度犹如在钢板上“绣花”。从事这种焊接工作,必须先取得国际公认的殷瓦G证,当时国内只有师傅秦毅取得了该证书。“既然师傅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行呢?”张冬伟不服输的劲头上来了。为尽快掌握 LNG船焊接技术,他像“粘”在师傅身边一样,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
“在焊接加丝时,师傅的双手配合得恰到好处,抬起落下、干净利落。为寻找添丝的手感,我有时在家吃饭,也不由自主地拿起筷子在空中比划。 |
好笑的是两个孩子也跟我学,拿着筷子在空中划来划去。”凭着韧劲,张冬伟虽进厂晚,却率先考取了殷瓦G证。 |
王蒙说:“所谓天才,不过是集中时间、集中精力。” |
面对国际顶级的资质考核,张冬伟迎难而上,以近似“走火入魔”的状态,最终拿下殷瓦G证,从而为自己的事业开辟了道路。 |
在职场中,你如果吃苦耐劳精神不够,遇到难关绕着走,生怕多干吃了亏,那结果肯定是能力平平,既误了工作,也毁了自己。 |
|
 |
|
|
|
|
|
|
3 |
负责,让他精益求精 |
拿到殷瓦G证后,能否在实际焊接中高质量完成任务,也考验着张冬伟。 |
最初,一位LNG船船东代表看他这么年轻,就对他的焊接技艺产生了疑虑。对此,张冬伟也不解释,他所想的就是用实力证明一切。他深知,实战与考试不同,实战情况更复杂,由于船体所用的殷瓦钢厚度不同,需要焊接时准确把握电流、角度、速度、位置等,要求每一“针”都极其细密、稳妥。 |
焊了一段时间,船东代表不放心,让他停下来,用专用设备仔细检查了几次,顿时有些惊讶,不相信这个小伙子能把活干得这么好。再让他焊一段试试,结果一检测,仍然全部符合焊缝质量标准,船东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 |
凭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张冬伟的实战技艺越来越精湛了。 |
目前,国内建造的12艘LNG船,每一艘都有张冬伟的参与和贡献。 |
有责任心、进取心的人前途无量。年纪轻轻的张冬伟拿到殷瓦G证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继续在实战中提升技艺,这让他不仅赢得了船东代表的信任,也树立了行业的新标杆。 |
回顾走过的历程,张冬伟说:“一行有一行的魅力,一行有一行的值得。只要我们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任何岗位都可以迸发出极致的美。”寥寥数语,道出了职场成功的要义。 |
4 |
无私,让他不断超越 |
成为技能高超的焊接专家后,张冬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秦毅师傅教我,是无私的、无保留的,我也该这样。”十余年来,张冬伟践行着自己的誓言,除了手把手精心带教外,双休日还做起了辅导老师,并参与编写了《14万立方米LNG船殷瓦管十字连接件焊接工艺研究》等指导书。 |
经过他的传帮带,如今厂里已有40余人获得殷瓦G证,30余人成长为复合型殷瓦焊工。 |
“跟着师傅时,我就下决心要超过他,现在我自己带徒弟,也希望徒弟在技术方面都超越我。”随着技术人才的增多,张冬伟团队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
过去一艘船的焊接需要36个月,如今张冬伟团队18个月左右就能完成。“一艘LNG船三十几千米的焊缝,我们已多次做到一个舱首次密性检验为零漏点,而标准是不超过10个漏点就算合格,世界造船强国都不能实现的目标,我们实现了。”张冬伟自豪地说。 |
|
 |
|
5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张冬伟成名后,不忘初心,无私地将技艺传授给他人,带出了一批批能工巧匠。成人者,亦成己。他带出的徒弟又进一步助力了事业的发展,开创了一个个前所未有的壮举。 |
由此看来,作为技高者,固步自封、挟技居奇注定没有出路,只有心地无私,方能让大家共同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
马克思说:“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