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
|
目前,国内很多小企业都是家族企业,或者是几个朋友合伙创立的,这样的小企业自创始之日,受到创始人的影响就非常大,小企业的战略方向基本是由小企业的总经理决定的。而问题的焦点在于,很多创始人在创立企业的时候,并 没有认真思考过企业的未来,大多只是考虑眼前赚不赚钱。 其实,一个企业短期内盈利是容易做到的,难的是如何能够 长线经营。现在多数的情况是,大家只盯着近期的收益,却没有真正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一个企业,很多小企业还没有发展大,合伙人已经各奔东西,甚至另起炉灶。 市场变化是迅速的,如果不能够长远打算,迟早会被挤出市场。国外对小企业吸收风险投资的机制非常健全,但是风险投资机构愿不愿意投资,就需要看小企业主对于企业的经营目标、战略构想和实现的资源条件等方面的规划,只有 这些规划吻合了一个企业做大的要求,他们才有可能“倾囊相 助”。因此小企业要想获得规模上的拓展,企业主一定需要明确自己的经营的目标,深入的分析自己在一个行业中的位置, 以及未来怎样能够保证企业长久经营,这不仅仅是赢得竞争 的保证,也是稳定员工的关键。 |
|
|
瓶颈二:政治色彩浓,营销力量弱 很多人说企业长大了才会官僚,其实小企业也不例外。 众多的家族企业搞得众叛亲离足以证明这一点。再小的企业也存在着自己特有的矛盾,只不过看企业主如何平衡大家的关系。目前小企业最常出现的问题是,企业主喜欢在企业经 营上玩刺激、找感觉,比如很多小企业,总共就七八个人, 但是董事长秘书、总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这样的职位样样俱全,企业主以此显示自己很会管理公司,殊不知这些人的存在经常会造成公司关系紧张,滋生很多矛盾。 与行政部门门庭若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企业的营销部门却是人烟稀少,通常小企业在创立之后的一段时间,营销都是企业主来做的,凭借企业主的人缘和积累,就可以得到客户和订单。而随着竞争的激烈,企业主亲自上营销前线的精力越来越少,甚至不能完全支撑企业的发展。但是很多小企业却没有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犹如刚才所说,当“官” 的比较多,但是有很多小企业甚至连营销部门都没有,试想一下,就算是营销天才也难以解决这样的企业营销难题,不重视营销队伍建设,企业如何发展? |
|
|
瓶颈三:员工是成本,“人力”非“资源” 小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小,因此一般对于成本非常重视, 大到采购电脑设备,小到买瓶胶水,都会涉及到企业的开支, 这使得小企业处处精打细算。当然,作为公司的行政支出来说,这方面是需要认真谨慎对待的,因为不该花的钱绝对不能乱花。但是很多小企业对于员工也是非常苛刻的,待遇低不说,还经常想办法拖欠或者克扣员工工资,甚至企业主看到员工的收入多就心疼。 有一个交通企业的营销部门负责人说,他们企业目前营销人员的待遇还没有行政部门的高,营销部门组织了很多的营销活动完成了大量的销售业绩,公司居然没有什么奖励, 还每个月对他们的营销支出找毛病,但是就从来没有想过他 们为公司带来的效益。很多小企业在用人方面为了节省成本, 都想了很多的办法,比如试用期延长到半年,试用期结束, 就把员工开除,重新招聘下一批。还有一些企业则让员工交纳培训费等,以此来减少公司在人力方面的支出。 |
|
人力资源是近几年企业管理中非常热门的话题,对于很多小企业来说, 目前还没有到“资源”的角度,这样的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呢? 没有好的人才,长大从何谈起? |
|
|
瓶颈四:只强调成本,不强调价值 上面提到,企业要进行成本控制、增收节支才能不断创 造效益。但是,“成本”意识如果太强,甚至到了斤斤计较的 地步,对于公司长远发展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现在很多小企业办任何事情,都要考虑“便宜”“省钱”。 |
|
广州一个做咨询的小企业,买个电脑都要去二手市场买旧货, 结果买回来之后,电脑天天出问题,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员工的工作情绪也受到了影响;一个软件企业有 20 个员工,每个员工的工作都需要电脑才可以完成,但是公司只买了 10 台电脑,结果整个公司每天都很热闹,因为有人用电脑,就有人在排队,还有很多人为此加班,大家效率低下 其实无形中也增加了公司的电费、餐费等费用;还有一个企 业要制作公司简介,为了省钱,企业主不交给专业的设计机构,却让员工加班加点的干,设计的东西连员工自己都看不过去,结果当业务员拿去谈客户的时候,客户总是怀疑公司的资质;还有一个小企业的负责人在中秋的时候,竟然躲在家里,借口出差,目的是为了让客户知道自己不在本地,因为节日一般都送客户礼品,但是他不想出这笔钱。 如果总结一下,小企业省钱的方法可真是千奇百怪,但是换个角度想想,这些钱如果花了,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一味的追求成本,不讲投入后的价值,小企业就变成了小气的企业,谁愿意和这样的企业长期合作呢? |
|
|
瓶颈五:因人设岗,体制不全 有句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落实到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指的是不管多小的企业,一个相对完整的组织结构也是需要的。企业有一个好的组织框架,就可以通过设立相应的标准来配备每个岗位上的人才,使人尽其才。现在的很多 小企业连个简单的部门设置图和职位说明都没有,员工岗位 的设置全凭企业主的兴趣,结果变成了因人设岗,有几个人就设几个岗位,如果人走了,岗位就消失。 因人设岗的弊端在于企业不能使所有系统都可以活性 运转,因为有些器官企业没有,如果面临外界强烈的竞争, 企业就会非常被动。很多现在跻身于国内前列的公司,在设 立的时候就明确了一个公司的部门、岗位、人员要求。麦当劳何以称雄快餐行业?就连汉堡要烤几秒都有标准,那么对于制作汉堡的人,自然就可以清晰的知道需要具备什么特点了。追本溯源,小企业在机制上的不健全,使得在运转的时 候难免会变得不够灵活,使企业在周而复始的重复同样的问题。 |
|
|
瓶颈六:授予职位,不给权力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企业主就不可能什么事都亲历 亲为、大小事务全部揽在自己手里,企业主需要脱身出来考 虑企业的发展和如何更好的组织资源的问题,这时企业就需 要授予下面的人员一定的决策权,比较好的方式是将权力下 放到企业的部门经理,这样企业主只要抓好几个人,整个企业的资源就可以得到有机的利用。对于授权,一些小企业勉强做到了,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企业主不完全放心给下面的部门经理去干,很多事情不给予决策权,最后变成了部门经理有名无实,很多事情他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决定,还得 回来向企业主汇报,如果不汇报,企业主又有意见。授权其 实代表着企业主对中层队伍的建设,也是一个小企业能不能 良好运转的标志。小企业必须承认,企业要健康发展,企业 主“放权”是一个大的趋势,那些死抱着自己的权力不放、安 于现状的企业主,其前景是不容乐观的。当然,放权也不代表就是 100%,这可以规定一个度,企业主可以收放自如。 这是个观念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导致了很多企业损失了一些优秀的骨干员工。 |
|
|
瓶颈七:员工不多,蛀虫不少 企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问题的。现在有一类问题,是一 些小企业特有的,那就是企业内部对人的管理和控制的问题。 尽管企业主对公司有绝对的控制权,但企业里面还是有一些人会投机钻营,更何况很多小企业本身就存在一些内部关系方面的问题,所以如果授权不合理,将一些权力过于集中地交给企业里的某些人,就会引发一些问题。小企业由于因为因人设岗,所以很容易权力集中。 |
|
举个例子,人力行政和财务在企业里历来是分开的,有的小企业却会将这几个权力同时交给一个人。如果在家族企业,用家族中人,员工就会有意见;是外面的人,那么就会给企业带来麻烦。某小企业的老板由于财务人员财务能力较弱,就将成本核算/行政/工资 核算等全都交给了同一个人,结果这个人就凭借这些权力, 通过拖延和无故克扣工资来排除异己,甚至还在公司的采购等方面捞取回扣。 对于一个健康的企业来说,这样的蛀虫对公司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小企业如果不注意,就会被少数人为追求蝇头小 利而从企业中捞取好处,从这个角度来说,过程管理和加强 过程控制对于小企业来说都是目前薄弱的环节。不依赖正式 管理体系和信息渠道,利用“亲信”和“小人”监督员工,而“亲 信”又欺上瞒下。员工正规渠道的建议得不到采纳 瓶颈八:好高骛远,三心二意 尽管很多小企业现在都不大,但是并不是每个小企业都不想长大,而且,很多小企业主还天天都在寻思怎样能够多找到一些盈利点。现在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很多小企业主也和大企业一样,对于自己的主营业务总是不能持久的坚持, 或者是稍微赚到一点钱就想去别的行业试水。一个做品牌电脑代理销售的小企业,从电脑销售上挣到了一点钱,不继续拓展渠道,却开始拿钱去投资通信工程,做综合布线等业务, 结果亏损得一塌糊涂。小企业本身赢得一个生存空间是不容易的,但是要一直拥有这个空间,不仅需要持久的坚持,还需要学会判断机会。小企业要扩张,可以通过有效的经营来 长大,现在的小企业,常常是还没有长大,摊子已经铺得到处都是,小企业较低的抗风险能力,如何能够经得起这些折腾? |
|
|
三.公司如何能长期发展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但他究竟还可以是一个 士兵,然而反观一个企业,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 假如不能善于谋划,苦心经营,立异发铺,其结局只能是象诸侯争霸一样,弱肉强食,走向消亡。现代企业的竞争态势, 有一句话概括的好: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作为强者企业,自不必说,发铺稳健,规章健全,销量和利润稳步晋升;但 作为处在风雨飘摇中的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是否就意味着 没有了机会呢?大品牌企业有大品牌企业的活法,中小品牌企业有中小品牌企业的生存之道。中小型品牌企业在生存和发铺中,更多的是在谋划自身如何突破瓶颈期,从而将规模与实力晋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入而确保自身在行业中立足和发铺。可以说这个阶段是中小型企业较为痛苦的阶段,犹如阵痛重生的茧化蝶之美,在破与立中抉择,在陈旧与革新 中思考,在守旧与解放中挣扎。在这个发铺阶段,企业自身 易常常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题目可以说,在他们望来,恰是一 些题目未能很好的把控和解决,才是影响和制约企业在突破 瓶颈期的关键所在。 |
|
|
|
|
1. 老板一手抓到底,经理人时常被架空。很多企业老板不仅 是投资者,对企业还具有完全的控制力,各职能部门如财 务、人力资源、生产、销售的总监,充其量是个财务副总 监、人力资源副总监和销售副总监,等等。企业里是“一 把手”说了算,各个职能经理没有实质性管理权;非但如 此,老板还时常安插一些“心腹”,收集情况直接向他汇报, 使得经理人夹在中间,两头为难!这样的企业老板与职业 经理、经理人与下属职责不明、层级错乱,老板日理万机, 常被累死,而经理人却无事可做,常被闲置,真是两败俱 伤。 |
|
2. 对人不放心,怎一个“疑”字了得!通常是目标任务下达后, 当工作还没开始,老板就在猜疑那些经理人在操作中会不 会有什么猫腻、做什么手脚。经理人前方打仗,后面的“探 子”立即跟上,今天监察、明天审计。由于不信任,在企 业里,经常是没能力的人看形势,有能力的人不敢做事。 |
|
3. 缺乏应有的尊重,把员工当家丁使唤。老板唯我独尊,连 同其亲属,对待员工像对待自己家里的保姆、佣人一样, 日复一日,员工的自尊心受到极大损伤,这犹如在墙上钉 钉子,钉子拔了,可是伤口永远存在!不尊重员工隐私时有发生,非但不保护,还有意传递、扩大不良影响,涉及员工家庭、情感,等等,给员工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 |
|
4. 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不少老板口口声声说人才重要,还时 常表现出人才缺乏“忧国忧民”的样子,发出“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的慨叹,走出公司看到其他企业的员工这个也 好、那个也好,可是一回到公司,就这个不合适、那个不 顺眼,这山望着那山高;即使新聘一个能干的人,有时候 还是经猎头公司推荐,百里挑一选聘的,可是一到企业工 作不到两年甚至不到一年,就开始不满意、挑毛病了!在 人才使用上像猴子劈苞米,新来一个就放弃一个,喜新厌 旧,这样怎么能有充分的人才呢? |
|
5. 管人只当成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业务部门只管事不管人, 只要人手短缺,马上就向人力资源部门要人,员工工作状 态不好,马上就往人资部门推,业务主管部门不过问员工 的思想、心理需求,只管使用,偌大一个企业,人资部门 能做什么呢?显然,企业没对人切实负起责任。非人力资 源部门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技巧方法的学习,切实承担用 人、育人、关心人的责任,企业才可能有充分的人才。 |
|
6. 企业政治斗争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台。企业就是企业, 谈什么政治!曾有一民企,用了一个大学毕业生做集团干 部课长,本人可以说连干部是什么,他是不是干部都不明 白,却要掌管好几百号干部的考核、升迁和任用,在连续 三年里该企业人才流失率每年达30%以上。众所周知,一 般有能力的人注重实干,很少去直白地表达,而那些喜欢 表白的庸人通常就很得志。一些人为迎合老板就专门找别人的漏子,于是出现干一百件事的人如果有一件事做错了 就说你一直都是错的,而那些一事不干的人,自然也就没 做什么错事,真是合了“做与不做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拥 有对前者的评论权”。 |
|
7. 管理者就是要当“恶人”,人性化常被批成“好好先生”。认 为管理者就是“杀手”,要把员工当敌人,对部属脸要黑、 心要狠,若哪个干部客观地为员工讲点话,对员工好一点, 就被批成“好好先生”,说成是“和稀泥”,人性化极度缺乏, 员工在压抑、紧张、缺乏温暖的环境中工作,创造性被灭 失,这样的人文氛围结果只能导致员工大量流失、呆不住, 像走马灯、开流水席一样,是很危险的,殊不知还自我安 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试想兵都没了,还可能有固 若金汤的营盘吗,金打的、银打的又有何意义? |
|
8. 裙带关系盘根错节,职业化进程任重道远。企业小则为夫 妻店,大点则儿孙满堂,再大点就是姑舅姨表、亲戚的亲 戚、朋友的朋友“群亲会”,这些人在企业里身居要职,财 务、采购一般都非她们莫属,因贵为“皇亲国戚”,随时可 以向老板报告,“见官大一级”,造成企业管理层次混乱。 企业应面向社会,广纳贤才,多用职业人,加速推进职业 化进程,借助各方智慧,“远缘杂交”企业才能获得“顶端 优势”。 |
|
9. 少就招,多则辞,人到用时方恨少。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 的思路和眼光,没有长远的人才发展战略,人才储备体系 缺失,招聘满足即期需要,不愿意培养人,喜欢用现成的, 用过就扔掉。试想现成的哪里来呢,急用时只有挖墙角。 到同行那里高薪挖人,“挖人”成为企业惯用的手段,造成 恶性循环,流动频繁,同时,挖人很难及时到位,经常造 成业务延误甚至丢失。金融危机时,某公司暂停房地产业 务,把仅有的一名房产总经理辞退掉,当金融危机一过, 地产行业迅速复苏,人才需求紧张,很长时间没找到合适 的房产总经理,眼睁睁地看着别的企业赚大钱,而该企业 的房产业务却一直没有起色。这种现用现招、不用就辞的 用人方式,造成员工没有稳定感、归宿感,抱短暂“打工” 思想,不知道自己能干多久,前途一片渺茫,工作无法安 心,常为后路忧虑,“人在曹营心在汉”,没有用心的工作, 结果可想而知。为此,企业应结合经营战略制定与之匹配 的人才发展战略,辅导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与 企业荣辱与共、共生共长、命运相依,最终企业才能长治 久安。 |
|
10. 缺乏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和体系。不能正确处理企业与员 工之间的利益分配,员工获得的劳动成果与付出完全不成 比例,企业虽然建立有薪酬、福利、奖励制度,但几乎都 是摆设,年底有没有奖金,要看老板的心情,奖金高不高, 只看给老板的印象好不好。一年到头,员工不知道自己能 拿多少钱,对大多数靠工资养家糊口的员工来说,眼巴巴 盼着过年钱,然而几乎都是在忧伤中面对失望的现实。只 考虑企业敛财而不顾员工心里感受,员工要离开,企业又 能走多远!企业应客观认识到经营成果是全体员工共同创 造的,应科学合理地进行分配,尽可能提高员工对收益的 满意度,员工工作有干劲,才能创造更好的效益。 |
|
|
[table=100%,#ffffff]五.民营企业管理存在哪些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