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66|回复: 1

关于两点家庭教育的实用建议

发表于 2020-5-2 18:22: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孩子们不能上学。现在虽然咱们这初三、高三的孩子开始上学了,但是幼儿园开学还是遥遥无期。这一个学期天天在家带着孩子,心里不免有些烦闷。以前想方设法不让娃看电视,现在吧,恨不得他们天天看电视,只要别来烦我就好。
然而今天看了《孩子,你的天赋妈妈懂》,我开始反省自己。书中说,孩子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了以后,社会和学校虽然对他们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这本书的作者金子谦,是中国专业人才库少儿考评专家,民间家长大学慈善教育的创始人。她的孩子在小时不愿开口说话,被医生判定为后天自闭,但她通过成功的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为了一个表达能力很好的高材生。
在这本书里,金老师从家庭文化、好习惯、情商、学习力、财商等五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引导教育孩子,接下来我简单分享两点金老师的教育理念。
一、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给孩子起不同的“花名”。
很多家长会给孩子起小名,比如“小只只”“小豆包”“小猪猪”等,可你知道吗?小名起得好能对孩子起到积极引导的效果,而如果起得不好则会让孩子产生自卑依赖等负面心理。因为称呼其实是一种暗示,反映了家长内心对孩子的一种期待,孩子能从家长的称呼中体验到背后的情绪与思想动态,所以改变一个小小的称呼,可以大大地影响孩子。
首先,在孩子年幼时称呼他为“小丫头”“小豆包”等昵称是可以的,但当孩子长大,就不宜还用这类“低幼”的昵称去称呼他,因为从暗示上来说,这会让他感觉自己永远是个孩子,应该被关心被爱护,这不利于提高他的的独立性、积极性和能动性。
再次,当孩子长大,在一些公开场合会很在意家人对他的称呼,此类“低幼”的昵称也许会让同学和朋友笑话他。还有的家长为表达对胖乎乎孩子的喜爱,给孩子取名“肥仔”“胖豆”之类,这会让孩子内心深处产生自卑感。
金老师的孩子在七岁时,每逢假期会去参加冬令营夏令营,因为要离开父母,和大孩子们过集体生活,金老金老师给他起了个外号“金队长”,鼓励他要勇敢,不给别人添麻烦,多照顾他人。此后,不仅仅是在夏令营,平时在家里也鼓励孩子充当“队长”的角色,让他照顾家人,而不需要家人照顾他。这个称呼大大地激励了孩子,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
所以在孩子年幼时起一些昵称,表达对孩子的喜爱,无伤大雅,但当孩子长大,咱们可以学习金老师的做法,起一些积极正面的花名去激励孩子,比如“小队长”“小博士”“小老师”等等。

二、从自闭症到高情商,她只是坚持为孩子做了这两件事。
前面我们说过金老师的孩子在两岁左右的时候曾被医生诊断为后天性自闭症,然而在孩子长大后语言能力变得非常好了,只因为金老师每天坚持与孩子做这两件事。第一个是每天讲故事,第二是每晚睡前和孩子有一段情感交流的时间。听起来很简单是不是,但再简单的事能坚持每天做也会变得不简单。
金老师给孩子讲故事的方式是抱着孩子一起翻故事书,先按书上读给他听,然后金老师用自己的话复述,再次讲给他听。
而每天晚上睡前,他们会有一小段“手拉手时间,和孩子分享今天最开心的事,等等。
这两个习惯看似简单,但水滴石穿,坚持做孩子的情商会越来越好哦!
以上是我读到《孩子,你的天赋妈妈懂》这本书的一些思考和收获,我现在也是妈妈了,希望书中写的一些好习惯我也能做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 18:22:3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