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回复: 0

摩托车行业维权难,专利保护体系亟需完善!

发表于 2020-5-5 11:32: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每年的各大展会和新品发布会上,都会有许多的摩托车新品面世。不过,有的产品外观、设计等方面雷同,一些自主设计的产品面临被抄袭的危险。在产品同质化、抄袭现象屡见不鲜的摩托车行业,企业缺乏创新意识,维权困难成为共识。

  缺乏创新意识,行业维权难
  侵权让摩托车行业遭受严重损失,并且严重影响整个摩托车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摩托车产品涉嫌抄袭的时间近年来频有发生,诉诸法院的官司也越来越多。当下摩托车行业内的侵权知识产权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加上侵权赔偿难、诉讼难成为普遍现象,企业的维权能力有限,业内普遍感叹维权难。摩托车行业内真正研究设计、自主创新的越来越少,更多的喜欢抄近道。

  这其中,发现侵权企业过程艰难,侵权企业直接将产品进行复制抄袭,加之维权中取证困难,有些被侵权企业不得已最终只能庭外和解。除了常见的取证难等问题,判决后的执行难也令不少企业感到无奈。另外,法律程序、法律知识欠缺等也成为摩托车行业内维权难的因素之一。行业内没有普遍形成侵权可耻的意识,加上整个社会舆论和监督体制的缺少,也成为摩托车行业内维权难的众多因素之一。

  行业专利权保护体系亟待完善
  市场中,由于创新成本和创新收益的不匹配,抄袭成本与抄袭收益的强烈对比,导致抄袭的情况日益严重。因此,需要考虑改变目前专利权赔偿额过低的问题。我国的专利法最近一次修改是在2008年,规定在无法确认赔偿额的情况下法定赔偿数额上限是100万元,这个赔偿数额相对于企业损失而言较低。不过法律还规定,当损失较高时,可依据具体损失进行赔偿,此时的赔偿额没有上限,但这种情形下的取证十分困难,成功的案例也较少。

  此外,摩托车企业也可将产品创新的细节申请为三维的立体商标,以商标法来进行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