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0|回复: 1

“探险游”不能成为“冒险游”

发表于 2020-5-5 18:27: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付彪
2020-05-05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一名驴友在广州增城区派潭镇白水寨野外徒步时,不慎坠落山涧的悬崖,同行的另一人马上赶去施救,但因周围山崖陡峭、地势复杂,结果两人双双被困,情况十分危急。所幸增城警方接到报警求助电话后,迅速组织多部门开展联合救援,经搜救人员十多小时不懈努力,两名受困驴友最终成功获救。
  时下,“探险游”可谓是一种时尚。由于地形复杂、山高林密、气候无常,一些驴友出行前不看天气预报,对地理环境和路线不熟悉,准备不充分,常有驴友因此而遭遇风险。据介绍,此次遇险的两名驴友三天前刚刚通过手机APP相识,便互相约定5月1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增城派潭野外徒步。正因为两人准备不足,又不熟悉路线,最终让“探险游”变成了“冒险游”。
  真正的野外探险准备工作极为细致,包括了解当地有关法规制度,当时的野外环境、天气状况等,同时预设行进路线、安全防范措施。而驴友个人或组团野外探险活动,通常没有很好的组织性、计划性,存在许多危险因素。特别是一些并不具备户外运动或野外生存技能的驴友,如果不做足功课,只凭一时兴致,说走就走,无疑是一种冒险。一旦途中受困,不仅给自身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还会给救援资源带来巨大负担。
  近年来,已有一些地方出台规定,要求得到救援的驴友支付相应的救援费用。而由于支付的费用远远低于救援的成本,依然挡不住一些驴友前赴后继,也使得相关部门和景区“防不胜防”。对此,不少人建议完善相关法规,明确户外活动的范围定义,明确户外安全、救援、保险等问题的相关责任界定。
  一个人需要有点探险精神,但探险精神不意味着盲目妄为,不意味着任性地说走就走。选择“探险游”的驴友,要有对社会、对自己、对家庭负责的意识,多一些理性,少一些任性。
  同时,相关部门和景区也要做好宣传和警示工作,让更多人懂得和遵守探险旅游活动规则。只有多方给力,“探险游”才不会变成说走就走的“冒险游”。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18:27:1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