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8|回复: 1

云阅读 云健身 云数独……线上学习五花八门 有些东西是不适合网上学的3

发表于 2020-5-7 08:14: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监管

涉及多个部门 存在空白领域

针对“线上课”现状,首师大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院长劳凯声表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虚拟教育、虚拟学习创造了比较好的技术条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社会交往和面对面学习按下“暂停键”,线上教育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趋势。“总体来说,目前还看不准线上教育将来会多大程度介入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介入到什么程度也还不好说,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确确实实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

劳凯声认为,一般来说,学校开展的线上学习比较规范,老师本就是专业人员,加上线上传授的教育内容,也都是根据国家教育大纲展开。但是社会培训机构出来的线上课程,就不好说了。如果是技术本身比较成熟的正规机构,可能会相对规范一些;但如果只是利用网络做一些特长性或创造性的教育,就很可疑了,其课程本身的安全性也有待考证;如果是个人开发的,就更难说了,也许根本就不是货真价实的网络课程。“机构的规范性,尤其是师资问题,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劳凯声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线上课程监管涉及到多个部门。首先,会由市场监管部门审核该机构的经营资质,根据经营范围提供相关部门的审批。比如涉及到教育,要有教育部门的审批;涉及到知识技能培训的,要有人保部门的审批;而涉及到互联网、数字化的,则需要经信部门的管理。但具体课程内容是否能够上线,或者说是否符合上线的标准,则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而一些不规范的民办机构或者纯个人的开班,如果没有经过相关部门备案或者审批,那实际就处于监管空白的领域。

“教育培训问题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线上培训活动非常火热。但目前除了面对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活动,其他线上兴趣培训机构的监管基本处于空白地带,消费者遇到权益受损问题往往很难维权。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委曾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将面对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活动纳入日常监管,无证办学和师资泛滥等问题得到了一定规范,但这个意见并没有把学科之外的其他兴趣培训活动纳入监管,所以目前类似线上兴趣培训活动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监管。(记者 骆倩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7 08:14:0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