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91|回复: 1

“天使妈妈”,悉心守护患儿健康

发表于 2020-5-8 17:37: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丁秀伟
豆豆(化名)是上海首例确诊新冠肺炎的儿童,1月19日,豆豆妈妈带着发热、咳嗽的孩子前去医院就诊,此前豆豆爸爸已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有着20多年从医经验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主任曾玫信心十足地安慰着豆豆妈妈:“请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吧,我们会把孩子的病看好的!”
对轻症患儿,应密切观察对症治疗
疫情暴发之初,上海复旦儿科医院便进行了全员培训,进入应急状态。而作为传染科主任的曾玫更是做好了准备,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冲在了最前线。
在医院的支持下,豆豆顺利住进了负压隔离病房。曾玫说,“孩子入院时还处于疾病早期的轻症阶段,治疗以对症为主。”入院24小时以后,豆豆体温就趋于正常,咳嗽没有加重。曾玫带的这支队伍非常“能打”,经历过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2009年流感大流行的考验,他们很有信心。在曾玫看来,不轻视,不畏惧,科学对待,才能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狙击战。
因为收治的10例确诊患儿均为轻症,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他们的病情都得到了及时控制。曾玫说,“虽然目前来看,孩子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成人,但我们依然承担着重大责任,不能漏掉任何疑似病例,也不能过度诊疗,以免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和患者压力。”
她们是医生,也是“天使妈妈”
由于患儿处于隔离状态,家长不在身边,曾玫和护士们既要当医生,也主动充当“妈妈”。护士们趁着每次穿隔离服进病房喂药的机会,给孩子们送去饼干、糖果还有iPad,孩子们也可以在病房里看电视。患儿们在病房的生活如洗澡、换衣、买零食等,也都是护士们悉心照顾,“家长不在,我们就是妈妈!”过年期间,医院给加班的医护人员发来的酸奶、饼干、蛋糕等加餐,他们都送给了小患儿。
仅有7个月大的上海最小患者齐齐(化名)收治入院后,所有医护人员共同担起了24小时不间断陪护的重任。在住院的17天中,冲奶粉、换尿布、哄睡觉、陪玩乐……齐齐一下子多了30多个穿着防护服的“临时妈妈”。传染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轮班上岗照顾过齐齐,特别是护士团队,每4小时就换班一次,一天有6位护士轮流照看齐齐。护士们列了一张长长的表,上面注明几点喝奶、几点吃米糊、何时睡觉及相关注意事项,每次交班也会将这张表交接下去。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正因为有着像曾玫及其同事们这样勇敢守护生命的“天使妈妈”,这个有着疫情的春天,对上海的孩子依然是明媚温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8 17:38:0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