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5|回复: 1

长大以后,我成为了你

发表于 2020-5-10 18:11: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民晚报 汪艳

15c01c43787c6336ba71d2a9a4154a43.png
小时候,看着妈妈忙里忙外地捯饬,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食物烹饪得美味可口。那个时候经济条件不好,但妈妈总能让我隔三差五穿上新衣服,有的是她自己手工编织的毛衣,她若去上海出差就给我带回那个时代的时髦衣服……靠着母亲的审美和能干,我们一家三口总是体体面面、干干净净、给人以生活优渥之感;经常听见有人夸奖妈妈能干。这方面,我心里完全认同并很是骄傲。

但妈妈身上也有小时候的我不认同的地方。比方说,她的话多:和同事、邻居、就连去商场买个东西也能和营业员聊得火热,坐火车和邻座的人搭讪、下车还成了朋友、互留电话号码……对妈妈而言,这个世上没有她聊不来的人。但凡和她聊天的人都会越来越喜欢和她讲话,这让本来就啰嗦的她更讲得没完没了,那些个家长里短都能被聊得津津有味。那个时候的我觉得女人们在一起真的可怕,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话。于是就暗暗告诫自己长大以后决不能做这样啰嗦的人。

等我开始经营自己的家,渐渐地,我发现自己也热衷于收拾家里,喜欢到处都干干净净、整洁明亮,喜欢把老公、儿子和自己都捯饬得干净利索,知道什么样的衣服适合我们;原来压根儿不会烧菜的我,慢慢地也开始钻研烧菜,调料、火候、烹炒煎炸,虽然目前尚不能说样样拿手,但是烹制一桌家常菜于我已是小菜一碟了。

我也慢慢品出了说话的奥妙。在一个需要沟通的世界中,我们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理解别人,家长里短的谈话其实不在于说别人,而是拉近讲话的人彼此的关系、建立认同。我渐渐开始学像妈妈,慢慢地,我也能从听她讲话发展到和她对话,慢慢地,我也能在和亲戚朋友相处时挑起不同的话题而聊得津津乐道……天呐,我好像活出了妈妈的样子,那个我小时候曾经不认同的样子。

“我们最终都会成为自己讨厌的人,是否是一件好事?”这是奇葩说的一个辩题。我记得正方蔡康永说:因为我们小时候讨厌错了;我也记得马东说过,“活”这个字是有三点水旁的,它是流动的,所以无论我们变成什么样子,我们还会继续变化下去;我更加记得罗振宇说:成长,就是与现实世界的一道鸿沟,跨不过去,叫挫折,跨过去了,叫成长。

这个世界有两种事情:我们喜欢的事情,以及暂时还没发现哪里值得我们去喜欢的事情。我们最终都会成为小时候既喜欢又讨厌的样子。喜欢的部分,代表我们发自内心、持续一生的深深认同;讨厌的部分,代表我们将会在成长中慢慢看清楚并学着去喜欢的事情。

因为这就是我们的妈妈。

长大以后的我,慢慢成为小时候自己眼中妈妈的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18:58:4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