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v 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仅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还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防”即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一减”即旨在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铁路是国家运输的大动脉,截至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随着我国铁路网的不断延伸,经过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成为影响铁路安全运输稳定的重要因素。减少或避免突发事件发生,强化铁路应急管理,不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及秩序,是铁路部门的责任,也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今年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香要实现铁路运输的长治久安,就必须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才能实现铁路与自然和谐共处。
笔者认为,加强铁路与地方联防联控是做好铁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必选题。在推进铁路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上,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方能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铁路路外安全风险。
来源: 华龙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