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6|回复: 1

发展特色产业 乘势而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表于 2020-5-13 19:47: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费楠 来源:太湖明珠网
  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赴山西考察。在“两会”前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次出京考察,无疑释放出这样一种信号:在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战中,我们还需继往开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年里,我们仍需谋篇布局。

  自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今年4月29日,我国有安徽、江西等15个省区市贫困县实现全部脱贫摘帽,全国97%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贫困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节节攀升。我们看到在脱贫攻坚战中,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地方发展得越来越快。但习近平总书记同时也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习近平总书记的山西行指明了方向:只有牢牢抓住产业,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走好乡村振兴路。

  因地制宜,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在许多贫困地区,不仅地理环境险恶,人居条件更为恶劣。在不少“悬崖村”、“戈壁村”中,基本生存都是难题,贫困成为了当地人甩不掉的命运。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那就换一方水土,“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大同考察的第二站,就是易地搬迁村坊城新村。离开土窑洞、坡梁盐碱地,搬迁居民们在坊城新村住上了独门独院的新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7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易地搬迁,宜居,方能宜业。换一方水土,换的不仅仅是生活环境,更是换来产业发展空间,拓宽产业发展前景。换一方水土,根植、带动一方产业,才能富裕一方人。

  因地制宜,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株黄花,成了山西云州区的“忘忧草”“脱贫宝”,小黄花在云州区的规模种植、高额补贴、“硬核”政策下发展为大产业,成为打开山西云州区“贫困锁”的金钥匙。黄花之所以成为山西云州的“摇钱草”,源于它耐瘠、耐旱、易活的特性与当地水土契合。它是山西云州的致富经,启发的是所有贫困农村找到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产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各个地区都慢慢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木耳、草莓、水蜜桃、中草药……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正成为产业,越来越多的百姓依靠这一个个产业摆脱贫困。产业振兴,不仅是脱贫的金钥匙,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选择适宜自己的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品牌化发展、融合发展,产业兴旺的内生动力和致富成效必将加码。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2020年这一个决战决胜之年,唯有咬定产业不放松,不断挖掘、不断发展,早日蹬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才能扎实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9:47:4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