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li]疾病别名:[/li][li]GBZ209-2008(急性氰化物中毒)
[/li][li]英 文 名:
occupational acute cyanide poisoning
[/li][li]疾病代码:人体部位:全身[/li][li]就诊科室:急诊科 内科相关系统:[/li][li]患病症状:
恶心、呕吐、手足麻木、呼吸困难、轻度意思障碍震
[/li][li]相关疾病:
[/li][li]化验检查:
血常规 尿常规 肝功肾功
[/li] 疾病概述:
氰和腈类化合物(cyanides and nitriles)种类很多,分无机氰化物和有机氰化物两大类。无机氰化物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亚硝基铁氰化物、氯化氰、溴化氰、硫氰酸及其盐类等;有机氰化物如腈类(乙腈、丙腈、丙烯腈)、异腈类(甲胩、乙胩)、氰酸酯类(氰酸甲酯、氰酸乙酯)、异氰酸酯类(甲苯二异氰酸酯)、硫氰酸酯类(硫氰酸甲酯、硫氰酸乙酯)、异硫氰酸类(异硫氰酸甲).
症状体征:
轻度中毒:明显头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乏力、手足麻木,尿中硫氰酸盐浓度往往增高.
诊断检查:
诊断原则
根据短时间内接触较大量氰化物的职业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4.接触反应
短时间内接触氰化物后,出现轻度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心悸,可伴有眼刺痛、流泪、咽干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一般在脱离接触后24小时内回复。
5.诊断及分级标准
5.1轻度中毒
治疗方案:
处理原则
6.1治疗原则
6.1.1迅速脱离现场,清洗污染皮肤、更换污染衣物;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灌服活性炭;严密观察,注意病情变化。
6.1.2迅速给予解毒治疗,轻度中毒者可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溶液或使用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重度中毒者立即使用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并可根据病情重复应用硫代硫酸钠。
6.1.3给氧,可采用吸入纯氧(100%O2)或行高压氧治疗。
6.14积极防治脑水肿、肺水肿、如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抗氧化剂及脱水剂、利尿剂等。
预防及预后:
1. 改革工艺,采用无氰电镀。密闭操作系统,加强通风排毒,控制空气中氰化氢的浓度(MAC 0.3 mg/m3)。
2. 严守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备用防护口罩、防毒面具,于必要时使用。同时在工作场所要备用急救药品和简单器材。
3. 定期体格检查。凡患者有肾脏、呼吸道、皮肤、甲状腺等慢性疾病及精神抑郁、嗅觉不灵者,不宜从事氢氰酸作业。
保健小贴士:
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气体(300 mg/m3以上)或口服氢氰酸50~100 ml以上,可立刻使呼吸停止,引起猝死。进入体内剂量小、轻度中毒或抢救及时,在2~3d内可逐渐恢复。一般治愈后,可从事原作业。对于有后遗症者,则根据情况处理。中国职业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