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84|回复: 2

勇当港口科技创新“顶梁柱”

发表于 2020-5-18 08:39: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霄,生于1981年11月,中共党员,博士在读,2013年被破格评为高级工程师,河北港口集团秦港第六分公司技设科科长。先后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河北省“十佳职工发明家”,秦皇岛市“建功立业职工标兵”、河北港口集团十佳标兵等荣誉称号,所管理过的除尘班被评为河北省五星级管理现场、秦皇岛市职工小家。在煤三期获评首批中国四星级绿色港口及亚太绿色港口的过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扎根一线、甘于奉献、勇挑重担,在2008、2016年抢运电煤和2012年特大雨灾中身先士卒、勇为先锋、不分昼夜、吃住在现场、化解困难,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连续11年春节值守在生产现场,保障着国家能源大动脉的可靠运行。

  他勤于学习、精于钻研、注重创新,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现场经验作为指导,不断开拓创新之路,完成了秦皇岛港煤三期翻车机、堆料机、装船机、中央控制系统、变电所、轨道衡、能源管理系统等多项大型设备和系统的技术规格书编写、工程监造和整体更新,主持完成科学技术项目60余项,其中荣获河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2项,全国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1项,完成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8项(其中国际先进成果6项),中国港口科技进步奖3项,秦皇岛市科技进步奖3项,河北港口集团科技进步奖19项;先后获得14项国家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公开发明专利4项,以上科技成果每年创造经济效益2434.12万元,解决了煤三期港口装卸作业瓶颈,提高了设备完好率,保证了公司安全、绿色、高效运行,为国家抢运电煤及南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他善于总结、勤于实践、精于管理,完善了设备和生产管理制度,实施6S精细化管理,制定了突发故障应急处理方案及简易故障处理措施,大大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注重职工技能培养,通过周会、实战练兵、技术培训、实验、攻关、室内推演等方式,迅速提高了相关人员的设备维护和生产作业管理能力,保证了设备完好率,并且13次刷新了装卸作业生产记录。在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22篇,EI收录3篇,河北省节能协会论文评选二等奖1篇。编制并发布河北省地方标准5项,参与编写了《秦皇岛港煤三期绿色港口十三五规划》,编写培训资料3万余字。

  他团结协作、无私帮带、不懈追求,营造了学技术、求创新、强素质的良好氛围。他深知团队创新的重要性,通过编写培训材料、组织技术比武、进行经验交流、落实小改小革等多种形式,传授业务知识和创新意识,将自己所学所会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职工,造就了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创新型队伍。

  他谦和友善、乐于助人、热心公益,资助过青龙县木头凳镇响水村的一名儿童上学,积极为南方冰冻灾害、汶川地震以及贫困山区捐款、捐物,奉献自己的爱心,积极向河北省生活困难的劳模捐款,帮助困难劳模走出困境,作为张北县盘城房村精准扶贫脱贫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走访,进行慰问,了解需求,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结对的5户贫困户均已脱贫。

  高尚的情怀,不懈的追求,为了光荣的港口事业,为了心中的强港梦想,他将青春贡献给了秦港,誓为秦港辉煌贡献毕生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8 08:39:37 | 查看全部
小试牛刀  技改之路露锋芒

  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项目,是负责六公司装船机控制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的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工作。对于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他来说,第一次面对如此昂贵的设备、面对上千个点的编程任务、面对十几种需要学习的编程软件,并且新旧系统安装切换时间只有8个小时,他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变压力为动力,在进行了大量调研之后,创新性的采用了新旧系统并联调试法,既避免了程序调试对生产的影响,又保证了程序的可靠性。由于早期做了大量的工作,1#、2#装船机顺利的完成了安装调试工作,均一次试机成功。当3#装船机开始安装的时候,正好赶上参与中控通信部分的西门子调试人员也完结项目而去,3#装船机的通信调试成为了令人头痛的问题,因为该项调试一旦失败,就会使得六公司所有的流程陷入瘫痪,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是自己做还是请西门子工程师?他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用最短的时间,看过了几百页英文使用手册,其中不乏不对外人解密的专业术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最终独立完成了通信部分的程序编写和调试,一次试机成功。那一天他站在装船机的顶端欢呼,享受着成功的喜悦,那一天他找到了自己热爱的行业,确定了自己人生的目标,也正是那一天他体验了创新铸就成功的伟大力量,激发了对创新发明的巨大热情,走上了科技创新之路。

  勤于实践  促创新细致入微

  作为一线技术人员,他面临的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细节问题,问题不大,却非常棘手,是名副其实的老大难问题。对这些问题,大家已经习惯成自然,觉得这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他却抱着“办法总比问题多”的态度,深入分析,创新思维,解决了一项项老大难问题。

  翻车机司机反映操作台的指示灯在不应该亮时也有亮光,尤其是在晚上显得特别亮,几乎和有指示一样亮,严重影响了司机操作。他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深知指示灯对于操作的重要性。在翻阅了相关资料后,自己从电子配件公司买来了相关器件,用RC电路装上一试,灯光能够正常显示了,翻车司机高兴的说:“你这个小小电路块,解决了大问题啊”。

  翻车机压车梁的故障可谓是最多出现的故障,为了解决该故障,他查阅了磁性限位的工作原理、请教了电工师傅,经常拿着磁铁、限位做实验,在凛冽的寒风中观察压车梁动作,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查明了压车梁限位故障的所有因素,磁性限位的使用与限位和磁铁表面是否沾染杂质、压车梁在轴套内是否存在摆动、限位和磁铁架是否能被磁化、限位与磁铁间的距离、限位检测面与磁铁相对面的极性等因素有关。在制定了应急预案和保养措施之后,极大地降低了故障率,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止步,因为他觉得这个故障率还是有点高,他查阅了电气、机械图纸,清点了库存,到现场进行了实际的测量,研究了改造时能遇到的困难,最终制定了一个能利用原有库存材料,又能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快速改造的最优方案。很快第一批改造完成了,当他查阅记录发现改造过的限位,在几个月来故障率保持为零的记录,他满意的笑了。

  2008年初,我国南方普降大雪,电煤告急,六公司公司承担起了抢运电煤的任务,而此时1#翻车机运行仅三个多月,2#翻车机刚刚调试完毕进入试运行阶段,“小事琐事看胸襟 ,大事难事看担当”,在这样紧急险重的任务面前,刚刚进入公司一年半的他,放弃了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不分昼夜,吃住在现场,主动承担起了保证翻车机运行的重任。当时翻车机振动给料器,下煤慢,经常过流,不时跳闸,并且这些故障轮番的轰炸,虽然没有停产,但是严重影响了效率。通过调整电机转向解决了下煤慢的问题之后,过流,跳闸的成为重点问题。在排除了机械卡劲、接线端子紧固、变频参数调整之后,问题依旧。他呆在阴冷,潮湿,又让人感觉气闷的底层,独自回想着检查过程,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吃饭,通过对每一个细节的分析,问题是否出在能是电机接线柱相连的密封胶泥上,由于某种原因使其表面导电,有了这思路他茅塞顿开,立刻利用停机时间进行了处理,果然和分析的一样,问题解决了。但是他的思路并未因此而停步,结合后来出现的一次变频器主回路铜排表面闪络放电导致故障,他总结出一条经验,在港口这类潮湿的环境下,在导体、绝缘端子和接地体之间会形成某种特殊的导电层,这类导电层只有在通电时才会导通,平时使用万用表、摇表检测根本无法检测出导通性,但是这类导电层有一共同特点,就是一旦破坏其结构就会不具备导电性。原先经常出现的一些跳闸故障,在几次拆接线查找故障的过程中却莫名其妙的回复正常的原因就迎刃而解了。他根据这一特点,制定了更加详细的端子紧固保养计划,此类故障基本杜绝了,有效的保证了生产可靠运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8 08:39:53 | 查看全部
开拓创新  执着革新结硕果

  他始终本着“创新驱动发展”的信念,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向着“0运行故障”,降耗增产的目标迈进。他深入现场、细致分析了翻堆线易发、频发故障,研究并实现了基于关键单元热备的翻卸系统故障应急处理技术,制定了一批故障应急处理预案,将一批需要花费数小时处理的故障,缩短在10分钟以内,真正的实现了不停流程的“0运行故障”的目标。

  解决了皮带机闪断故障检测、铁路车厢横梁防碰撞高压接触网、车钩黄端不一致、待卸车皮表层煤炭自燃检测、堆料机悬臂防碰撞、翻车机、定位车工艺优化节能、皮带硫化检测、基于翻车机时变参数检测的传动故障诊断、基于动态参数监测的运煤敞车顶送异常故障诊断、无线水管理系统研制等一批生产中涉及安全、节能、提效的重点、难点、瓶颈问题,已经获得“一种皮带机控制回路拉线闪断检测系统”、“用于电气化铁路车厢横梁防碰触高压接触网的检测装置”及“翻车机液压站驱动工艺优化节能装置”等14项国家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申请“基于主从取料机双闭环的多取料机配煤控制方法及系统”等发明专利4项,为公司安全、绿色、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保证。完成了秦皇岛港煤三期翻车机、堆料机、中央控制系统、变电所、轨道衡、能源管理系统等多项大型设备和系统的技术规格书编写、工程监造和整体更新,主持完成了“基于能效流程图的驱动系统能效转换建模及节能技术”、“翻车机系统驱动故障综合监测系统”及“车皮故障检测系统改造”等科学技术项目60余项,荣获中国港口科技进步奖3项,完成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8项(其中国际先进成果6项),秦皇岛市科技进步奖3项,河北港口集团科技进步奖19项,以上科技成果每年创造经济效益2434.12万元,解决了煤三期装卸作业瓶颈,提高了设备完好率,为国家抢运电煤及南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接管公司生产调度工作后,他积极分析公司生产调度的瓶颈,创新性的提出了三垛位两煤种推拉式卸车法,该先进操作法利用原有场地扩展了堆存能力,有效的解决了公司场存能力小的短板,运用室内推演法加强煤炭港口生产管理精细化,实现了生产设备一体化,将服务向上下游供应链延伸,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着想,提升公司服务质量,打造公司服务品牌,公司13次刷新了装卸生产记录,并获得河北省省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十一五期间,实现秦皇岛港“双三十”节能减排的承诺形势非常严峻,然而六公司翻堆线流程短、作业模式固定、场存小、受煤种影响大,节能工作非常困难,他细致的分析了翻堆线的特点、严密的论证了改造方案,先后完成了“基于能效流程图的驱动系统能效转换建模及节能技术”,“能源(电能)管理信息系统”等多项节能减排项目,年可节约费用205.6万元,真正将节能工作做到细处。在水暖队工作期间,他带领除尘班优化并总结堆场喷枪维修九步法,保证了堆场喷枪维修质量,提高了堆场抑尘效果;通过皮带启动上煤前预洒水,解决了皮带启动起尘问题,为除尘班获评河北省五星级管理现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不断的创新、积累,他为煤三期2016年获评首批中国四星级绿色港口及亚太绿色港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创新驱动型绿色港口管理模式”也荣获了河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在管理创新上,他致力于公司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质量、环保、职业健康、能源、信息安全、党建六体系六位一体为框架,防控风险为重点,修订公司设备管理制度,以及各项检查、运行、保养、维修标准,建立了设备全面管理机制,实现全方位管理,提高了公司设备管理水平,设备完好率逐年攀升。

  他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改造前细致研究、在施工中严格要求、在改造后精益求精,增强了设备稳定性、可靠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降耗增产。他在工作中作风严谨,在故障和隐患排查上细致入微,在日常工作安排上井井有条,在制定设备管理思路上规划长远,在设备自修管理上扎实推进,在职工培训上费尽心力,精细化管理明显助推了装卸生产,为公司连续刷新生产记录打下坚实基础。他在自己的岗位上,甘愿平凡,默默无闻,忠于职守,在技术攻关、设备抢修、业务管理工作中勇为先锋,争做表率,敬业奉献,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爱我港口,建我港口,团结奋进,敢创一流”的秦港精神和“严要求、快节奏、高效率”公司精神的深刻内涵,他用行动诠释了让青春在岗位上闪光,他是支撑起公司辉煌的坚实脊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