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马祥民
      应该说爹娘是生命中最亲近的人。或许是因为爹娘太亲近了,所以总是被有意或无意地疏离甚至忽略;或许是因为爹娘太平凡普通,所以在从小到大的印象中,父母的行为模式好像从来没有改变;或许是因为爹娘太熟悉了,所以其感情很容易被忽略,更谈不上对他们的阅读。
      爹娘是谁?这个问题乍看既幼稚又浅显,实际上却非常深邃和尖锐。
      爹娘是给了我们生命的人,爹娘是哺育我们成长的人,爹娘是终生呵护我们的人,爹娘是不惜以命相赠而不求回报的人,爹娘是可以容忍我们肆无忌惮地宣泄,尔后还会告诉该怎么样的人;爹娘是天,爹娘是地,爹娘是需要时呼之即来,不需要时挥之即去的人……爹娘担负的角色实在太多,而我们对爹娘的亏欠似乎也太多太多。所以,很难想到爹娘这两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字,竟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元素。三言两语如何说得准确,一时半会儿如何说得清楚。
      阅读樊俊利长篇纪实散文《爹是一座山》,竟让我激动不已,甚至难以自持,老泪纵横 ,并引发了我对关于爹娘、儿女、家乡、亲情等诸多问题的思考。
      爹应该是一座山,在黄河淤积的平原上挺立。因为只有山一样的爹,才能挺得起那隆起的身躯,才能肩起如此的生活重负,才能吞得下如此的苦难。于是,在生活的低洼处,就有了让人仰慕的海拔。
      爹应该是冰山下的岩浆,在其冷峻的外表下奔涌。生活的重压,岁月的艰辛,使父亲嶙峋的身躯有了岩石的棱角;风吹日晒雨淋、雪欺霜侵冰袭,给他涂上一层黑中泛紫或紫中泛黑的颜色。再加上爹不苟言笑,于是就平添了一种苦涩的“威严”或“威严”的苦涩。苦涩也好,威严也罢,在外人眼里最直白的解读或许就是一种可怜的“冷酷”。但爹的血是热的、心是热的、感情也是热的,有了爹的庇护,外来的冷漠都算不了什么。
      爹应该是一棵行走的树,在一望无际的盐碱滩上遮风挡雨。因为只有像树一样的爹,才能抗住那样狂暴的风,受住那样猛烈的雨,送一片绿荫,顶一片蓝天,固一片水土。于是贫瘠和荒凉的所在,就亮起了生命的元素和顽强。
      爹应该是一头牛,在那艰难困苦的日子里苦干。因为只有像牛一样的爹,才能拉得了那沉重的犁,耕得了那苦涩的田,挨得了那驱赶鞭,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所谓俯首甘为孺子牛,大概就来自像牛一样的爹或像爹一样的牛。
      爹应该是一条河,在那些需要的地方流淌。因为爹懂得用泪水清洗自己,用汗水浇灌家园,用心血孕育桃李。不管是皇天后土,还是三尺讲台,爹无怨无悔。所以,爹就有了黄河的肤色,民族的血脉,文化的传承。他的泪水、汗水和心血的汇集之地,必定是河的所在。
      或许爹还应该是一抷黄土,质朴得不能再质朴,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责之所在,情之所系,必义无反顾,竭尽心力,穷尽所能,力求把人把事做到最好,有这份心这份情足够。虽无“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气魄,却不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怀,只不过这类词句,一般不会奢侈地用到爹的身上。万一用上,或许也不为过。
       樊俊利是真诚质朴的。真诚得像地里的庄稼,质朴得像脚下的泥土。他用心用情真实地记录着爹的痛苦和快乐、忧愁与酸楚、艰辛与付出,坚强与温柔……同时,也非常客观地记录着爹生活的那个年代及发生在那个年代的故事。唯有客观真实才能跨越时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樊俊利是率真坦荡的。率真得像个孩子,坦荡得像长河或大海。在越来越注重保护隐私,越来越注重个人空间和越来越注重包装、隐藏的境况下,他敢于直面现实,把爹娘之间的矛盾冲突、娘病态的狂躁、自己年少时的无知、为孩子上学和爹发生的争执等,这些在别人看来属于隐私的成分,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任人评说,给人启迪。
        樊俊利是热情善良的。虽然爹娘经历了许多磨难,他也跟着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但他依然深爱着那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对那些曾经帮助过爹娘和他的人,心里充满感激和感恩,并尽力报答施恩之人和社会,充溢着满满的正能量。对那些曾经伤害过爹娘和他的人,心中已无丝毫怨愤。之所以在书中提及,是为了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启迪人生,传递人间大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