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9|回复: 0

以吾辈青春 护锦绣中华 ——共青团组织动员团员青年投身战“疫”述评

发表于 2020-5-20 18:12: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

  “2003年非典你们保护我,17年后我来守护你们。”

  “逆风者方知迎风之妙也,是为人生之磨砺。”……

  这是青春的誓言,这是青春的担当。

  “你们唱着‘不想长大’,却已披上战袍。”

  “无论疫情如何,你们来,我就很安心。”

  “现在看不清你们的面孔,等疫情结束,一定当面感谢你们。”……

  这是人民的召唤,这是人民的心声。

  “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但现在看,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怕牺牲。抗疫一线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验人。”

  “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赞许,这是党中央的信任。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千千万万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奋勇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让团旗紧跟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部署疫情防控,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复工复产,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组织动员所联系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这是总书记发出的动员令,是党中央吹响的冲锋号,召唤着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肩负责任、担当作为。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正月初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历史罕见,足见事态之重大。团中央闻令而动,当天下午即发出《关于立即行动起来投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此后多次召开书记处会议和地方省级团委主要负责同志视频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陆续向全团下发《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全团动员,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充分发挥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通知》《关于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的工作指引》《关于在重点领域组建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投身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工作指引》,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和行动机制,要求各地加强团属机构募捐管理,号召返乡大学生团员到社区(村)报到,要求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2月21日,团中央发起“同舟共济 青春偕进”关爱帮扶受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响的青少年特别行动,为青少年送去实实在在的帮助。

  启动响应,迅速行动。在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河南、湖北、广东、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各级团组织主动向同级党委和疫情防控指挥机构报到、争取任务,划拨专项团费,广泛招募青年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解放军、全国铁道、全国民航、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金融、中央企业等系统团委积极组织物资生产、捐款捐物、志愿服务,动员团员青年冲在防疫和运输前线。

  三级防控,青年先锋。在各地党委的有力领导下,全国省级团委建立疫情防控工作协调机制,全面落实省、市、县三级团委主要负责同志向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到的要求,建立了沟通联络、任务分派和行动实施的工作机制。据不完全统计,全团共组建5.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111.8万余名团员青年勇当先锋;各省(区、市)团委总共预招募志愿者170.4万人,上岗志愿者137.1万人;全国近70万名返乡大学生团员就近就便向社区(村)报到,投入到城乡联防联控工作中。

  急难险重,青年突击向前

  除夕前夜,武汉这座上千万人的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然而,有些人却主动按下了“快进键”。疫情初期,病患数量激增,医疗救治资源严重不足。一边是“白衣天使”和“死神”抢人,一边是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迅速上马。1月30日下午,超过5000万名网友在线观看火神山医院建造直播。为此,一群年轻人仅用不到3天时间就在火神山医院开通3个5G站点,半天时间开通雷神山医院指挥部专线,4个小时完成设备调配、网络架设、视频测试,为疫情防控连上了“神经系统”,也让全国网友当上了“云监工”。

  这,是来自通信行业的青年突击队,是活跃在抗疫一线,由众多80后、90后、00后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大家庭”的一个缩影。一声声“我报名,让我上”,一个个尚稚嫩、却“逆行”的身影,一支支越艰险、越向前的青年突击队,汇聚成疫情防控的携手同心的磅礴力量。

  ——他们,离别家人、奔赴前线

  大年初一,“无锡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出征”的微信刷爆了朋友圈。28名来自无锡市9家三级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青年突击队,平均年龄33岁,有7人是团干部或“青年文明号”号长,90后有13人,最年轻的只有21岁。

  在辽宁援助武汉的青年突击队中,有一对90后双胞胎姐妹。她们是27岁的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呼吸心内科护士孙晓晶和神经外科ICU护士孙晓莹。妹妹在大年初二先出发,姐姐则在正月十六奔赴武汉。为孙晓晶送行时,母亲白素贤眼含热泪:“妹妹已经去了10多天了,现在又要送姐姐上前线,说不担心是假话,但国家需要,我支持孩子们的决定。”

  请战!到武汉去!到湖北去!到与疫魔较量的一线去!一批又一批青年突击队冲到了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他们中,有的把年幼的子女交给父母,有的把4老2小交给爱人,有的推迟原定的婚期,有的只能通过视频看一看刚出生的孩子,有的暂时放下父亲的后事……一幕幕感人的离别,一场场奋力的“逆行”。

  ——他们,放下宁静、选择战斗

  面对疫情,最好的选择是远离聚集。有人说:“躺在家里啥也不干,就能为国家作贡献。”然而,他们诠释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

  1月30日凌晨,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急需大量熟练的电焊工和钢结构工支援。中国铁建青年文明号“中铁十一局梧桐苑三期项目部”27名骨干组成青年突击队,自带电焊机具20多台,火速驰援火神山医院施工。全体突击队队员争分夺秒,两天一夜连轴转,圆满完成了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定的施工任务。

  1月23日10时起,武汉高铁站因离汉通道暂时关闭不再有旅客乘车。但此后的42天里,全国各地、各战区驰援武汉的1/3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由武汉高铁站转运至各医院。1月25日组建起的“头雁党团员突击队”扛起了为生命接力的大旗。700多箱医疗物资,他们用“人力传输带”有序卸下,全程仅用16分钟。

  武汉桥工段团组织组建的青年突击队,平均年龄仅27岁,驰援武昌车站行包车间装卸物资。从午后到深夜,14吨大白菜全部卸到站台,20多吨物资搬上集装箱货车……

  “他们拿命来救武汉,我们真心感激他们。”“这是全国人民的爱心,再苦再累也要顶上!”

  ——他们,敬畏生命、无惧死亡

  26岁的赵思琪,是武汉市疾控中心的一名新人,刚学会正确穿隔离服就加入了流行病调查队。人们谈疫色变,这支年轻的队伍却“穷追病毒不放”,直接接触新冠肺炎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密切接触者信息,掌握病毒在人群中流动方向。

  耿涛、何珊这对90后新婚夫妇,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值守在湖北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重症病房——“离死亡最近的地方”。

  22岁的朱海秀,瞒着父母奔赴武汉;广东援鄂医疗队未满20岁的刘家怡迎难而上;河南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医学检验专业的大四学生郝莺歌,选择留在武汉华大医学检验所参与核酸检测;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90后规培医生郎冰凝,辗转逆行1872公里奔赴武汉战场……

  只有凡人挺身而出,未曾有英雄从天而降。面对疫情,这群80后、90后、00后所言铿锵:“我们年轻人不上,谁上?”“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疫情不退,我们不散。”“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还有很多人,不惜用年轻的生命践行誓言。31岁的乡村防疫志愿者贾庆臣,30岁的藏族民警阿真能周,29岁的医生彭银华、夏思思,27岁的优秀共青团员王辉、徐昊,25岁的辅警章良志、曾文聪……痛惜!这些“逆行”的英雄倒下,将生命永远定格在美好的年华。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疫情防控第一线,青年突击队中党团员成为政治骨干,92%的队长是党团员,56%的队员是共青团员。广大青年突击队员日夜奋战救病人,争分夺秒抢生产,开足马力搞建设,群防群控保民安……他们在熙攘人群中“最美逆行”,他们是“火线上的尖刀利刃”,他们为青年树起学习的标杆。

  志愿服务,汇聚星河微光

  如果没有疫情,武汉钢花小学音乐教师华雨辰会过一个轻松惬意的假期。今年一切变了样。这个寒假,她成了方舱医院广播员、医护患者送餐员、高速路口测温员、抗疫歌曲录制人……几十天的忙碌,她只有一个身份——青年志愿者。

  1993年年底,铁路青年第一次举起“青年志愿者”的大旗。27年来,这面旗帜在一代代青年志愿者手中传递。从北京奥运会到G20峰会,从汶川到玉树、雅安,每一次大事都有他们的心手相连。

  抗疫特殊时期,这个火红的品牌在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的“擦拭”下愈加明亮。他们戴上口罩、穿上“战衣”,将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旗帜插在了抗疫的前线。

  ——作社区村镇的“守门员”

  城乡社区是联防联控的第一线。青年志愿者就是那里的“第一响应人”,疫情排查、快递跑腿、防疫宣传……有的志愿者还当起了无人照顾幼儿的临时爸妈,成为老人们防疫的“武汉伢”。疫情发生以来的日日夜夜,居民最为熟悉的背影就是这些志愿者。

  90后新疆青年喀日木·玉苏普,6年前从新疆到武汉做生意。疫情期间,他每天忙得像个转不停的陀螺,在社区搬运物资、分拣货物、接送病人、给孤寡老人送餐、帮老人们倒垃圾……经常忙到凌晨才回家。社区居民每家都收到了他的礼物——馕,这是他和伙伴们加班加点烤制出的“甜心”。

  ——作交通枢纽的“协管员”

  车站、机场、码头、公路等交通枢纽人流密集,防疫任务繁重,团组织动员了大量青年志愿者参与其中,提供交通引导、人员登记、体温检测等服务。

  在河南,约4500余名身穿红色马甲的青年志愿者主动顶上,在各个交通卡点的环境消杀、秩序维护等工作中坚守岗位、服务群众。在郑东高铁站,来自郑东新区建设开发投资总公司的60余名青年志愿者,开展秩序维护、旅客信息登记等志愿服务工作,日均服务1.6万余人次。

  ——作城市运输的“快递员”

  疫情期间,城市运力大幅下降,但医院的救治工作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不能停摆,大量的青年志愿者挺身而出,给医院送医疗物资、给居民送生活物资、接送医护人员……疫情中,很多志愿者成了免费的“滴滴”司机。

  在武汉,快递小哥汪勇当上了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的“大管家”;王紫懿成为疫情中心接送孕妈的“生命摆渡人”。在宁夏银川,青年志愿者组织了雷锋车队,60辆出租车与私家车承担起接送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上岗,义务帮助社区配送防疫物资的重任,每天早出晚归是他们的常态。

  ——作仁心医者的“炊事员”

  “死神”和我们,谁的速度更快?每天这个问题都悬在医护人员的头顶。他们“封闭”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厕所,常常连续作战七八个小时。吃饭成了他们面对的难题。“你们负责救人,我们负责为你们做饭!”这是志愿者们共同的心声。

  “雨衣妹妹”刘仙是一名90后四川女孩。得知武汉许多医护人员吃不上热饭,她就号召自己的餐饮公司全国门店,免费为抗疫医护人员送餐。武汉门店因疫情无法正常运转,她带着厨师和食材“逆行”10多个小时驾车从成都赶到武汉,加入志愿者行列,免费为医护人员做饭送餐。每天400至600份盒饭,连续40多天。有人问她怕不怕。她说,当然怕,来之前甚至写好了遗书,但自己一定会坚持到疫情结束,战斗到最后一刻。

  ——作抚慰心灵的“疏导员”

  疫情迅速蔓延,人们都有畏惧。畏惧生命的痛苦,畏惧死亡的黑暗。但总有无畏的人,他们像一道光,筑起了防疫的“堤坝”。患者不怕,因为有医护人员陪伴;居民不怕,因为有社区志愿者陪伴;武汉不怕,因为有14亿中国人陪伴。志愿者们照亮孤行路上的长夜,成为默契同行的陪伴。

  1月28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心理专业机构发出“抗击疫情从心开始”心理专项志愿服务项目招募令,动员全国心理卫生服务工作者依托北京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云”技术支持,提供在线心理咨询服务,为医务工作者、被隔离人员、受感染人群及其家属好友、普通民众提供心理咨询及心理危机干预咨询服务。截至目前,共有310位心理咨询师参与进来,累计服务时长9400余小时。

  疫情之中见真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青年志愿者点燃一束束亮光,汇聚起“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强大力量。

  筹款捐物,集聚爱的海洋

  “我有口罩、消毒水的库存,寄到哪里合适?”

  “我要捐款,账号能不能给我?”

  “我这里急需防护服和N95口罩,何时可以转运?”

  ……

  自从1月26日湖北省指定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接受社会捐赠主体之一后,湖北青基会负责人吴汉桥和同事们的电话就没有停过。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一场关乎全国人民生命安全的殊死较量,唯有众志成城,才能翻越这座艰险的大山。

  ——非常之举,捐赠救急款

  团中央书记处研究决定,从团中央管理的团费中划拨1260万元团费,专项支持基层团组织疫情防控工作。

  1月26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33家省级青基会共同发起“抗击疫情,希望同行——希望工程特别行动”,公开向社会募集捐款。截至4月24日,全国青基会系统累计接受捐赠资金57640万余元,其中,中国青基会25270万余元、湖北省青基会(自身)9190万余元、其他省级青基会23180万余元。直接支持湖北省疫情防控的资金达34950万余元,其余资金陆续用于支持各地疫情防控。

  团黑龙江省委依托省青基会率先发出倡议书,动员全省各级团组织、团员青年、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等捐款捐物,1月底向湖北省青基会捐赠首批善款500万元,至4月26日,累计拨付捐款1696.97万元。

  1月29日,中央金融团工委、全国金融青年联合会、金融志愿者协会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抗击疫情 金融青年在行动”公益捐赠特别活动。

  2月2日,福建团组织为战“疫”募集近2000万元。

  2月4日,团安徽省委划拨100万元团费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2月5日,团湖南省委募集800多万元款物用于抗疫一线。

  2月6日,团江苏省委划拨260万元团费支持抗击疫情。

  2月7日,团云南省委拨付210万元团费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此后,甘肃、江西、河南、新疆、广东、陕西、重庆……全国各地团组织相继解囊,划拨团费、募集资金、购置物资。善款涓涓,汇聚成海。

  ——逢山开路,物资总动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