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南方日报
3月29日,工人在深圳光明区普联技术有限公司出口产品生产车间作业。新华社发
日前,华大基因公司急需进口一批设备用于新冠肺炎病毒检测,一时资金告急。深圳工行获悉后,启动绿色通道,简化审核流程,快速为企业办理付汇。
华大海外订单背后的金融支持,是深圳稳外贸的一个缩影。为了保障企业防疫物资及生产原材料顺利进出口,深圳金融业启动了贸易外汇绿色通道,满足企业用汇需求,全力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
深圳是中国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城市之一。2019年深圳进出口总值2.98万亿元,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出口额连续27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众多深圳外贸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发挥积极作用。
据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经济运行简况,1—2月深圳进出口总额3460.57亿元,下降17.6%。其中,出口总额1764.40亿元,下降26.4%;进口总额1696.17亿元,下降5.9%。2—3月,深圳开展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企业达8701家,同比增长50%;结算金额1247亿元,同比增长14%。
面对挑战,深圳多方合力稳外贸:企业敏捷转产自救,金融用资金“活水”解企业之困,政府全力打出财税、金融、保险政策“组合拳”保障企业出海。一系列举措为外贸企业注入信心,数据显示,今年2—3月,深圳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企业同比增五成。
●南方日报记者 戴晓晓 谭冰梅 王春艳
A 敏捷转产
供应链协同
助力企业转产扩能
将镜片塞进镜框,四个呼吸阀装进镜框,固定镜带,同时检查产品的外观,最后封装——位于深圳的英美达公司内,医用护目镜正加速组装完成。
受疫情冲击,这家高新科技企业正在进行的高精度临床试验被迫中断,公司毅然投产医用护目镜,目前日产护目镜约20万副,但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订单已经排到了一周以后,我们继续想办法扩大产量。”英美达董事长白晓淞说。
英美达是疫情期间深圳企业转产的一个缩影,疫情发生以来,一批深圳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快速转产抗疫产品,这一优势在生物医药领域尤其凸显。
2019年,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337.81亿元,同比增长13.3%。正是因为深圳有生物医药相关的产业链,才能够让医疗器械企业在疫情期间快速转产,调整赛道。
英美达在医用光学领域的积累,为该公司设计医用护目镜提供了技术基础。在微创诊疗领域,英美达就是用超声技术和光学技术制造了一双“眼睛”,有效提高诊断的效率和精准度。
“公司有10余人参与项目,有负责研发包括模具结构、外观设计的工程师等,还有组织供应链和大规模生产的同事,他们仅用一周的时间,就成功研发出医用护目镜的样品。”白晓淞说。
得益于英美达在光学领域的积累,该公司在镜片的设计上下足了功夫,特意设计了防冲击、防刮擦、防雾、防飞溅等功能。“虽然产品生产很紧急,但是我们并不会降低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要想在市场上立足,质量是最重要的。”
深圳企业转产中,供应链协同优势最为凸显。“之所以能够如此快上市,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产业协同。深圳东莞有很多模具厂,所以能够解决模具问题;深圳也有很多代工厂,所以能够解决产品的组装问题,目前每日350余人参与组装。如果不是有强大的供应链,我们不可能这么快量产、有足够的产能。”如今,英美达医用护目镜已远销亚、欧、美三大洲的十几个国家。
B 金融纾困
跨境人民币业务
为企业引入便宜资金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外汇市场震荡加剧,外贸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人行深圳分行指导辖区内商业银行充分利用本币结算便利和优势,帮助外贸企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降低经营成本,助力外贸企业复工复产。
深圳某中资跨国公司财务人员告诉记者,在外汇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外贸企业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有很多好处,主要体现在:减少汇率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方便企业内部资金安排;节约结汇成本,加快资金周转效率;等等。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公司扩大了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2—3月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其本外币跨境结算总额的比重提高到82%。”上述企业人士称。
来自人行深圳分行的数据显示,2020年2—3月,该行共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3121亿元,同比增长32%。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疫情对跨境电商平台、供应链以及物流等产业链环节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了中小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深圳的跨境电商中小卖家已经超过15万家,占据国内跨境电商的半壁江山。
为缓解出口电商企业的经营压力,深圳辖区内的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直通车”业务,充分发挥该业务省时、降费等优势,帮助企业降低结算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据统计,2—3月,深圳全市的银行共办理“跨境电商直通车”业务50亿元,累计为企业节约手续费0.45亿元。
受疫情冲击,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再次凸显。深圳辖区的商业银行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开展人民币资产跨境转让方式,从境外引入低成本资金,缓解受疫情和延期复工影响的中小企业资金困难,为复产复业注入金融活水。
以深圳建行为例,该行与建行海外分行密切联动、多渠道统筹资金,通过国内福费廷资产跨境转让方式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满足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低成本融资需求,2—3月共办理30笔,合计金额42亿元,为企业节省利息支出近百万元。
C 政策“强保障”
计划为中小外贸企业
统一购保险
不用走出家门、国门,登录网站,上传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就能在家做外展、找外商、拓海外市场,深圳企业将拥有上述新体验。
这是深圳市商务局在全国率先上线的数字外展服务平台,包括数字资讯、数字展示、数字撮合、大数据挖掘、数字公共服务等内容。通过数字展厅中的“企业展厅”,系统还通过大数据对供需企业进行推送配对,帮助企业在危机和挑战中寻找更有利的发展机遇。
为有序恢复外贸生产运营秩序,深圳搭建数字平台助力企业“云出海”增订单,还全力强化财税、金融、保险领域的稳外贸举措,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企业复工复产持续“输血”。
深圳市商务局争取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的支持,2020年为深圳企业提供政策性资金额度提高30亿元以上;争取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的支持,2020年为深圳企业提供政策性资金额度提高20%,降低外贸企业融资成本。
深圳还计划由财政统一出资,为上一年度出口额在800万美元以下的深圳企业,购买出口信用保险,承保单位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信保”)深圳分公司。
出口信用保险是为出口企业在经营出口业务过程中,因进口商的商业、政治等风险遭受损失而承保的一种信用保险。按照政策规划,企业无需自己购买,只要出现符合条件的情况,可直接向中信保深圳分公司进行理赔。
中信保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孙俊竹说,按千分之三的平均费率计算,对于年出口额800万美元的出口企业,相当于节省2.4万美元保费。
“我们目前要做的是应保尽保、应赔尽赔,让深圳企业渡过难关。”孙俊竹举例说,如果企业遭遇海外买家取消订单,通过特定的保险产品可基本覆盖企业采购原料成本。例如今年2月,深圳一家知名手机出口公司就获得一笔高达748.51万美元的赔付,原因是该公司在出口产品时,海外买家发生了拖欠行为,从业务受理到赔付,仅用15天。
疫情发生后,中信保深圳分公司已累计批复限额2591个,同比增长30%;批复限额金额总计27亿美元,同比增长63%。通常来说,企业通常遭遇拖欠一两个月才会报损,也就是说,未来3—12个月或将是出口企业受疫情影响真正的高峰期,届时深圳外贸企业将迎来巨大考验。
数据显示,深圳目前共有外贸企业约4万家,上一年度出口额在800万以下的占比90%。过去,中小外贸企业没有购买保险,而上述非盈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为深圳企业出海提供重要保障。
■一线直击
72家重点外贸企业纳入便利化试点名单
5分钟即可完成1笔付汇
为支持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带来的生产经营困难,深圳各大商业银行优化跨境金融服务,72家符合条件的重点外贸企业已纳入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企业名单。银行对名单内企业简化业务流程,切实减轻企业经营负担,让复工复产企业轻装上阵。
数据显示,2—3月,深圳开展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企业达8701家,同比增长50%,结算金额1247亿元,同比增长14%。
深圳一家龙头出口电商企业受境外疫情扩散影响,原收款渠道收款速度变缓、资金周转压力较大,获悉企业这个情况后,深圳工行第一时间为企业开通便利化跨境人民币收款服务,加速企业资金回流,此举为企业节省了75%的收款手续费。
中行深圳招商路支行负责人赵庚介绍,在原有业务模式下,企业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涉及多项审核步骤以及近百张报关单的核验。“实施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措施以来,单笔业务办理时长由原来的至少1小时,缩短至约10分钟。”
建行深圳市分行国际业务部负责人田英介绍,疫情期间,深圳建行推荐了康冠科技等5家本地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参与试点。“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措施大幅简化了优质企业贸易单证审核要求。银行可凭企业指令直接办理收付汇,免去了银行业务人员核验海量报关单的工作量,业务处理效率明显提升。”田英称。
深圳市康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平板显示终端产品的制造企业,该企业负责人介绍,开展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后,过去付汇难、付汇慢的局面得到改变。原来准备一笔付汇材料需要半小时,至少需要提交几十份单证;现在只需要通过网银向银行发送汇款指令,5分钟即可完成1笔付汇,不需要提交付汇材料,每个月可节省6天单据整理时间,大幅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了企业复工复产的信心。
记者从人行深圳分行获悉,截至3月末,深圳外汇局指导银行通过便利化措施快速办理贸易外汇业务126笔,金额合计1.72亿美元。
■相关
设置征信保护期 帮助企业渡难关
深圳调整企业征信数据上报规则
近日,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人行深圳分行制定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公众征信权益保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导辖内放贷机构合理调整受疫情影响企业征信数据上报规则,鼓励放贷机构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企业采取灵活调整还款方式,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并通过设置征信保护期等方式保护企业征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指导意见》下发后,深圳各放贷机构积极响应,制定了调整征信数据上报的实施细则。
龙岗区有两家民办幼儿园受疫情影响无法开学,资金紧张。坪山珠江村镇银行获悉该情况后,第一时间为其调整了还款计划,延期两个月还款,避免了逾期信息的产生。
深圳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部负责人林文旋介绍,该行重点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企业客户情况,截至3月末,已累计调整457家企业的还款安排和征信数据上报,其中小微企业421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