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6|回复: 0

【书讯】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发表于 2020-5-23 09:37: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搜狐

作者:马援 编

本书对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范式演进、基本范畴、研究视阈、思想内核和价值旨 归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来说,探究了文化唯物主义 将语言作为物质性社会实践、人类特有存在方式和具 有构成性建构能力的基本范畴指向,由此论述和阐释 其语言哲学对现实问题所展开的解释框架,并进一步 彰显其语言哲学思想的学术内涵和现实功能。这对弥 补当代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研究的完整性和进一步窥 探当代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的发展趋向具有一定的意义。

今日书里的“阅读路线图”下面请看——

绪论

章 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的思想渊源、历史根据和范式演进


节 思想源泉: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

第二节 历史根据:与社会历史相伴的20世纪语言哲学转向

第三节 范式演进:“文化主义”走向“结构主义-文化主义”的融合

第二章 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的基本范畴

节 作为物质性社会实践的语言内涵

一、语言是物质过程与实践意识的合体

二、对语言物质性异化的批判

第二节 人类特有存在方式的语言表意行为

一、嵌入社会生活方式的语言行为

二、寻觅日常生活中工人阶级的语言特质

第三节 具有构成性建构能力的语言功能

一、构建语言体系的连续统

二、介入社会现实的语言实体

第三章 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的意指形态

节 社会力量交互产生的语言变体

一、语言变体对无阶级社会幻象的破解

二、对语言变体社会维度的分析与诠释

第二节 存在特殊物质形态过程的语言符号

一、多元叙事中的语言符码

二、语言符号系统的现实场域

第三节 语言与权力张力结构的话语隐喻

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陈旧隐喻关系的埋葬

二、话语结构的隐喻链条

第四章 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理想社会新秩序的建构

节 洞见文化社会关系的语言政治研究

一、“语言分析”关涉社会政治结构的研究

二、“语言意义”投射政治批判

三、“文化-结构”融合走向微观姿态的文化政治研究

第二节 达至文化共同体的话语实践路向

一、搭建文化共同体的话语实践模式

二、提升文化共同体的话语实践能力

第三节 建立社会新秩序的话语实践变革力

一、话语实践作为变革社会秩序的积极力量

二、话语实践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三、话语实践对现代化治理系统机制的优化

第五章 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思想的价值意蕴

节 对语言哲学研究当代嬗变的意义

第二节 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拓展

第三节 研究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的中国意义

一、总体上对“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形成的分析

二、对文化唯物主义政治诉求的探究

三、对文化唯物主义思想中文化物质性的阐释

四、对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哲学视角的挖掘

五、从文艺理论视角对“文化唯物主义”的诠释

六、从现代传媒技术对“文化唯物主义”的诠释

七、“文化唯物主义”对其他学术流派的启发

八、从理论外延式对“文化唯物主义”的分析

九、对“文化唯物主义”现实意义的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