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09|回复: 0

公元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海战 邓世昌壮烈殉国

发表于 2010-9-17 10:01: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本自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它看到欧美殖民主义者纷纷侵占中国领土,也对中国虎视眈眈。1894年,日军挑起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妥协退让,清军在朝鲜牙山惨败。9月初,平壤吃紧,战火眼看就要烧到中国境内,在国内舆论的压力下,李鸿章不得不增兵朝鲜。

9月17日,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援军任务准备返回旅顺时,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黄海海面上与日本舰队遭遇,双方展开激战。中国有10艘军舰,日本有12艘军舰,总的看来双方旗鼓相当。战斗刚一打响,(lsjt.net)主帅丁汝昌就身负重伤,帅旗也被炮火击落,桅杆倒坍,舰队失去了统一指挥,旗舰上炮弹也马上用完。在这十分不利的危急时刻,北洋舰队的绝大多数官兵没有退缩,“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挺身而出,主动担负起指挥舰队作战的重任。

邓世昌,广东省番禺县人。幼年时代,他亲眼目睹外国侵略者的凶残,深感中华民族的苦难,开始萌发爱国思想。14岁时他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成绩优秀。毕业后,他历任“海东云”、“振威”、“镇北”、“扬威”等舰管带,1879年调北洋舰队,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治事精勤”、“西学湛深”,平素爱护士卒,生活简朴,因而深得部下爱戴,是当时中国海军中不可多得的将才。这次海战中,邓世昌英勇无畏。在他的指挥和影响下,“致远”号官兵在战斗中表现得格外勇敢。也正是因为“致远”号的勇往直前,它中弹最多,伤痕累累,最后舰上弹药也快要用完了。但邓世昌临危不惧,下令开足马力向敌人的主力舰——“吉野”号撞去,准备和它同归于尽。但“致远”号速度远不及“吉野”快,没有追上它。最后,“致远”号被“吉野”号发射的鱼雷击中,邓世昌和舰上的200多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与此同时,其他战舰的爱国官兵,也英勇奋战,狠击日舰,日舰伤亡惨重,“松岛”、“吉野”、“比睿”、“赤城”、“扶桑”、“西京丸”等战舰遭重创,毙伤日寇数百人。这次海战,中国方面虽然损失不少,有4艘军舰被击沉,但“镇远”、“定远”两艘主力舰仍然完好,修整后还可出战。

中国广大爱国官兵在黄海海战中,充分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我国反侵略史上谱写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