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7|回复: 0

这么火的范雨素,新时代伤痕下的“打工文学”:如果所有疼痛,都能呐喊出声

发表于 2020-5-23 14:41: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44岁,念完初一就辍学、如今在北京做育儿嫂的范雨素没想到,

她的一篇文章,《我是范雨素》,引爆网络。

《我是范雨素》开篇第一句,就定下了人生的基调: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范雨素这样描写她的人生:

写母亲

我的母亲,叫张先芝,生于1936年7月20日。她在14岁那年,因能说会道,善帮人解决矛盾,被民主选举为妇女主任。从1950年开始干,执政了40年,比萨达姆、卡扎菲这些政坛硬汉子的在位时间都长。不过,这不是我服气母亲的原因。

写年少经历

我十二岁了,我膨胀得要炸裂了。我在屋里有空白的纸上,都写上了“赤脚走天涯”。在十二岁那年的暑假,我不辞而别,南下去看大世界了。

选择南下,是因为我在1982年的一本杂志上,看见一个故事。北京有一个善人,专门收养流浪儿。她在冬天收养了一个流浪儿,那个孩子冬天睡在水泥管道里,把腿冻坏,截肢了。我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知道如果去北京流浪,会把腿冻没了。

写务工

我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京城,做了育儿嫂,看护别人的孩子,每星期休一天。大女儿在东五环外的皮村,在出租屋里看护小妹妹。

我运气真好,我做育儿嫂的人家是上了胡润富豪排行榜的土豪。男雇主的夫人生的两个孩子,已是成年人了。我是给男雇主的如夫人看护婴儿的。

写皮村生活

我的房东是皮村的前村委书记,相当于皮村下野的总统。房东是政治家,不屑养狗部队,只养了两条狗。一只苏格兰牧羊犬,一只藏獒。房东告诉我,苏格兰牧羊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狗,藏獒是世界上最勇猛的狗。最聪明的狗和最勇猛的狗组成联盟,他们是天下无敌。我的孩子,住在皮村下野总统的府邸,享受着天下无敌手的安保,我和孩子都感到生活很幸福。

范雨素有着文学家与批评家才有的冷静与客观性人格。

她也展现了农村女性中,少有的独立性人格。她的文字悲天悯人,冷静中剖析着沉重的现世,那现世就像是个熔炉,展现了光明与黑暗的对立,以及这些裹挟生死的存在,和灰色地带中,那些卑微生命的呼喊与沉醉。

我们都来自农村,我们都曾逃离,因为女性在农村,不逃离就意味着死亡。

在城市的这头,富豪可以养着比自己小25岁的貌比范冰冰的小老婆,京郊暴富的农民可以牵着十二只狗组成的狗军队去公棚羞辱农民工。而在老家的那头,征地维权的60岁老人被维稳的年轻小伙打断四根肋骨,81岁的母亲为了一亩2万2的征地款被拽脱胳膊。

而女性——仅从农村自杀率的急剧下降,就可以看出90年代前的女性,在农村是怎样一种卑贱而压抑的存在。

作为农村女性,她是被社会漠视的弱势群体;作为母亲,她是独自抚养两个女儿的单亲妈妈;作为工作者,她是北京万千打工者中一个默默无闻的育儿嫂。当三种身份都加在同一个人身上时,不免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悲悯心。

范雨素是底层人民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像她这样的人,每天超负荷地工作十几个小时,才挣一点点钱,只能住地下室,吃地沟油,还被人看不起,这些人有些穷死了,有些没钱治病病死了,而这都没人知道。

她是是宏大的社会背景下一个具有概括意义的小人物。不幸的身份,不幸的遭遇,不幸的命运,将这些人的命运装订得拙劣不堪。世界不会比现在更不幸和不义。

其实,这些人就是我们。

她是我们——每一个身处时代漩涡中挣扎生存的人,我们自身都已经伤痕累累,虽然每天都在努力兴高采烈的生活,但其实我们都在盲目地服从着自己的欲望和伤痕,其暴戾和仇恨,因为强力的压迫而像地火一样运行。

你看看地铁里冷漠的面孔,走过奢华大厦底下背着蛇皮袋的老年民工,蜗居地下室的普通年轻人,以及皮村中的无人照管的儿童。

那是我们,我们只是逃脱了农业社会的土壤,而转身工业社会的血管就插在我们的心脏上,吸取我们的血液,能量,养分,所谓的大城市,它只想要我们的青春,而不想要我们。

与她相对应的,是命运的宠儿,或者说是胜利者:

她成为育儿嫂的这一家很富,这种富不是一般的富,而是能上胡润富豪排行榜的富。男雇主的如夫人生了一儿一女,大儿子上国际学校,一面由武术教练带着在自家盖的写字楼中开辟出的场地里习武,一面有专门聘请的中国人民大学学霸毕业生做陪读,学习编程。

反观范雨素的大女儿和她的两个“物以类聚”的朋友,连基本的义务教育也没赶上。

她的女儿通过自学,从贫穷的窑洞中爬了出来,20岁的年龄,已成了年薪9万的白领。但跟她同龄的两个伙伴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都变成了世界工厂的螺丝钉,流水线上的兵马俑,过着提线木偶一样的生活。

即便如此,她女儿的签名仍然是农二代,漂二代。

这是她的身份,在阶层固化的今天,也是城市对我们的蔑视。变革背景下,我们都是小人物,挣扎在顽强坚守与悲欢离合。从家暴、拆迁,到打工子弟学校,再到外来打工者对住房和养老问题的迷茫,这个世界从不会像今天一样,如此不幸而且不义。

而不幸又不义的生活,永远是回头万丈深渊,往前刀山火海,直戳人心,我们终将背负这罪恶,沉默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