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5-23 15:00:39
|
查看全部
1
“五毛钱”引发“血案”
4月30日,丰巢正式实行超时收费。彼时,引发不少用户争论的焦点还停留在用户知情权、快递员应该送货上门、应该经过了本人同意后放入丰巢,以及将超时时间从12小时延长至24小时上。
据财经网一项统计,当时有超六成用户认为在快递员经过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放入丰巢最终导致的超时收费是可以接受的。这时候,事态的发展或还在丰巢的掌握之中。
不过,劳动节后,各方的矛盾不断激化,首先是杭州东新园小区宣布禁用丰巢快递柜,其认为丰巢未事先征得业主同意向业主收取超时保管费,有违当初丰巢进驻小区谈判时介绍的情况;随后,上海中环花苑小区业委会给丰巢的一封公开信(下称“公开信”),因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一经发出便迅速刷屏。
上述公开信撰写者何剑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称,当时丰巢进入小区签订协议时说的是免费,但现在却要开始收费,业主肯定会有一种被欺骗了的感觉。
但这并非公开信的爆点。这封公开信还将丰巢“一鱼三吃”的商业逻辑摆到了用户面前,“你们(丰巢)只提进场费,从没有向公众透露过对快递员收取的使用费用,丰巢柜分大中小三种格子,分别收0.45元、0.4元和0.35元每单”。
何剑指出,丰巢“哭穷”并非快递柜不挣钱,而是意图“割韭菜”来复制一台接一台的赚钱机器。丰巢提到的“进驻小区每年支付高昂进场费”与实际情况不符,他们小区每组快递柜平均每天的场地租金费用(含电费)就十几元,丰巢通过收取快递员费用完全可以覆盖这部分费用,而且还有盈余,预计其每天利润率高达240%,况且丰巢还有广告收入。
不少丰巢用户愤慨地向记者指出,在看到这封公开信之前,对丰巢收取快递员费用毫不知情,既然已经收费,再向用户重复收费就更加不合理了,丰巢“吃相”太难看。
对于何剑所说,《国际金融报》记者联系到丰巢首席营销官李文青,对方仅回复称“丰巢财务数据都有相关的公告信息,对此不作回应”。丰巢并非上市公司,对于营收和成本的具体项目并未有公开数据,李文青表示不方便提供。
事实上,在处理这起“五毛钱血案”时,丰巢的态度一直颇为强势,对于用户提议将超时时间从12小时改为24小时,丰巢方面称“不会更改”;面对用户声讨,丰巢称“可以不用”;对于小区抗议收费断电,丰巢回应“小区属单方面违约,将追索”。
也许是丰巢这种高傲的姿态,为整个战况再添了一把火。据记者了解,目前抵制丰巢的小区数量持续增加,地区也由原本的杭州、上海扩大至全国各地。
记者从众蚁社区(以业委会工作为中心的互联网平台)上查询得知,截至5月13日晚,在平台上抵制丰巢的小区业委会已经高达117个,要求丰巢在现有合同期内免费或经协商后签署补充协议,明确收费标准并提醒快递员投放时须经本人同意,以及延长超时的时间标准。
不少业委会在众蚁社区平台上留言称,“丰巢滥用市场垄断地位,缺乏对业主尊重。”
公开资料显示,在丰巢与速递易合并后,丰巢已拥有市场份额达到69%。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根据法律规定,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50%即应当认定为具有垄断者的法律地位。若丰巢符合《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如存在经营者合并行为构成经营者集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用户进行收费等,则涉嫌构成垄断,反垄断执法机构有权进行调查。若调查后构成垄断,可根据《反垄断法》规定要求丰巢承担相应行政、民事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