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回复: 0

郭锐:带着“工人心声”参加两会

发表于 2020-5-24 14:42: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工网

  今年全国“两会”开幕之际,来自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的全国人大代表郭锐,带着他收集到的新的“工人心声”,再次踏上了赴京参会履职的征程。



                来自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的全国人大代表郭锐

  郭锐,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钳工首席技师,从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装配制造工作。

  因为技术过硬,郭锐有幸成为“第一代高铁工人”。郭锐出生在一个铁路世家,“我的祖辈、父辈都是铁路工人,因此我也见证了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历程,并亲身参与了从‘绿皮车’到‘和谐号’的转型,再到‘复兴号’的飞跃。”



  从学徒工到首席技能专家

  进厂二十多年,从学徒工到一名合格的工人,到高级技师,再到今天的首席技能专家,身为一线工人的郭锐实现了华丽转身。曾经面对多个转岗的机会,但郭锐始终选择留在他热爱的生产一线。

  高铁列车跑得又快又安全,转向架是核心部件之一,被称为高速动车组的“腿脚”。这些年来,郭锐经手了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从“和谐号”到“复兴号”十余种型号高铁列车的制造。

  5月20日下午,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郭锐,和其他住鲁全国人大代表一起乘高铁赴京。这趟G188次列车,正是由郭锐亲手参与制造的“复兴号”动车组担当。



  乘坐亲手参与制造的“复兴号”赴京参会

  在郭锐看来,让更多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品牌,一支心怀“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必不可少。作为基层技术工人,郭锐的关注点始终落在一线工人、技能人才上。

  在履职过程中,通过座谈会、工会代表会议、大师工作室参观学习,还有到各地的会议交流等各种形式,郭锐努力收集一线工人、技能人才的“心声”。

  “我就是来自一线,我清楚一线工人的所思所想。有机会我就同大家多交流,把大家的心声和所思所想反映到我的‘人大代表建议’中去。”郭锐说。



  建议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

  此次参加“两会”,郭锐带来了三个建议,都是与技术工人有关。

  在《关于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的建议》中他认为,近年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先后制定并出台多项相关举措,关心、关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目的就是要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到更多的技术工人,倡导和引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但各行业、企业在落实技术工人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在一些企业中仍然没有为技术工人制定完整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体系。

  为此他建议,各行业、企业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等方面制定更加细致、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把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到更多的技术工人,要注重企业高技能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的作用发挥,并建立与之薪资待遇相对应、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在企业内倡导技能人才同样是人才的企业文化,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同时,建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协同主管部门要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要组织各层级的监督、指导作用,确保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各项政策文件在基层、企业中落实落地。

  此外,郭锐还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充实技术工人队伍,并将技术工人的表彰纳入国家级荣誉体系。“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待遇鼓励他们投身中国制造的产业革命中,国家制造业的未来离不开工匠人才,只有全社会尊重劳动、崇尚技能、渴望成为技术工人才能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郭锐说。(摘编自:青岛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