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5-24 21:05:48
|
查看全部
释放多项“政策红利”将有力提振经济
受疫情影响,中国经济遭遇了难以避免的挫折与挑战,稳就业保民生成为优先发展目标。此次报告基于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理性判断,未设经济增长目标,提出了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稳定经济运行的措施,并强调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一系列“政策红利”真正体现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格里高利`特罗菲姆丘克特别关注到,中国持续增加的就业岗位将成为保障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当一部分阐述了国家的财政体系,相信在采取必要的卫生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中国的财政体系依然可以为各项经济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托。报告中关于减税的内容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企业将在恢复期得到来自政府的支持。此外,创新、农业、教育等领域也都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并得到了相应的支持。他特别指出,中国坚持开放的大政方针对于加强后疫情时期的国际合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首席研究员瓦尔法洛夫斯卡娅表示,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研究讨论的“十四五”期间主要经济任务的落实将帮助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甚至“超小康”社会。他表示,通过发展新生产力、创新、企业技术设备升级以及以出口为导向的生产,中国将能够保证就业岗位的增加,从而促进贫困人口的减少。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商学院中国工商管理学教授汉斯?杭智科表示,此次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等,这将有助于中国与其贸易伙伴更好地互通往来。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及的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也将为中国市场及国际市场带来积极的影响。
涅日丹诺夫认为,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十分振奋人心。全文贯穿两大主题,一是中国发展语境下的新冠疫情,二是如何克服疫情造成的经济后果。一方面,报告中谈到了刺激需求、投资,发展基础设施,这表明中国将尽快重启经济。另一方面,报告中也谈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在脱贫战中所取得的成绩。这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这表明未来中国的经济需求会增长,中国对进口能源、商品及服务的需求会增加。
日本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前参议院议员、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浜田和幸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很早就已融入世界经济,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参与者、坚定维护者和重要贡献者。因此,对于日本、亚洲乃至整个世界而言,中国的发展和安定都是必不可缺的,中国的未来蓝图将大大改变今后的国际关系和贸易模式,更加吸引全球的目光。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形势保持乐观。“中国是最新摆脱疫情影响的国家,经济基础雄厚,拥有强大的购买力。从绝对数字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世界贡献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国家的部分工业水平居世界前列,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关键作用。”他说,为帮助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产业尽快恢复活力,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经济措施,如实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等,这不仅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也将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贡献。
(何蒨 邓洁 孙璐 郑瑾 李沐航 李明琪 王泉骄 夏雪 刘叶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