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74|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档案)自管档案 工龄没记录求职被拒

发表于 2010-9-18 09:03: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职称评定、出国政审、考研、工龄计算……每到这时,人们突然会想起自己的人事档案,到这里找,到那里寻,一下觉得档案变得很重要。昨天,市人才中心有关负责人给记者讲了一个案例:市民张某大学毕业后把档案放在自己的“口袋”保管,上班6年档案上没有任何工作记录,被一家外企拒之门外。
  现状:
  市人才中心堆3500份弃档
  市人才中心相关负责人称,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人们的就业自由度提高,人才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档案不再像过去那样对人才有控制作用,也不再是困扰人才流动的问题。但档案的性质和管理方式发生变化了,并不意味着档案可有可无。“很多人都意识不到人事档案的重要。”该负责人介绍,据统计,目前全市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存放有15万多份档案,其中在市人才中心存放着5.7万份人事档案,但有3500多份档案超过10年没得到过主人的“关心”,还有一份档案长达19年之久无人过问。没人关心的档案,就称为弃档。
  个案1:
  档案自管 6年工龄没记录
  张某是2004年我市理工大学毕业本科生。今年5月,他以笔试和面试双双第一的成绩,应聘到重庆一家国际知名的外资企业工作。可是,正当他满怀希望的等待时却被婉拒。
  拒绝的原因很简单——上班6年,没有任何工作记录。市人才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外企用工很正规,招聘录用员工一般情况下要查阅个人档案。张某应聘后,得知企业要查阅档案后,便把自己一直保存的“口袋”档案拿到人才中心来委托管理。结果,这家企业调阅张某的档案,发现6年没有任何工作记录,而在张某的求职简历上,6年来他曾在3家公司供职,均没有相关的用工记录。最后,这家外资企业以不诚信为由婉拒了他。该负责人称,个人档案是不能自己保管的,即使工作多年,工龄也是零。
  个案2:
  没转档案 退休少了5年工龄
  这几天,家住渝中区民生路的陈女士在准备办理退休手续过程中就遇到“档案找不到”的问题。她在原工作单位有5年的工龄,而档案没有记录,将影响工龄计算。
  陈女士昨天说,这两天,她正在准备办退休手续的材料,查阅档案发现,原来1979年至1984年在较场口皮件厂工作的那5年时间,在档案上没有记录。陈女士从皮件厂一辞职,就到现在的新华书店集团上班。她说,原来的档案没有转移,到新单位后重新建的档案。这次办理退休,就需要原来的档案证明工龄。她称,如果档案找不到,这5年工龄就无法计算,将影响到退休后的待遇。
  个案3:
  档案失踪 “五险一金”无法办
  “档案找不到,新单位就没办法上保险。”家住新牌坊的小吴就曾遇到这样的问题。昨天,他给记者讲了找档案的艰辛历程。
  小吴2006年毕业于西南大学,他前年在主城好不容易找到某事业单位一份稳定工作,单位要他的档案买“五险一金”保险,这下回学校查询档案,发现档案不见了。他先后到学校、街道、教委、户籍地等地查询,但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后来,在老师指点下,他到渝中区人才交流中心找到了档案。实际上,他毕业时学校将他的档案转到了生源地。虽然虚惊一场,但这事让小吴重新认识了档案的重要性。
  弃档如何激活
  把档案留在市人才中心,但长期未缴费的,只要补齐代管费用,再办理相关手续,就可正常享受人事服务。
  自己保管档案的,要赶紧把档案交回原单位或当地人才服务机构。如档案袋被打开了,里面资料得经相关部门核实。
  把档案遗留在原单位而长期没办理转档手续的“跳槽”人员,要赶紧和原单位协商,以便及时将档案转交新的单位。
  个人人事档案十大用处
  1.工龄计算
  2.职称评定
  3.转正定级
  4.各种政审
  5.社保办理
  6.婚育证明
  7.考研证明
  8.出国证明
  9.失业救济
  10.人事调动
  新闻纵深
  “跳槽族”等三类人成“弃档主力”
  人事档案,浓缩了我们的人生经历,伴随我们一起“成长”,理应得到尊重和重视。不过,有些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有的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档案,有的连自己的档案在哪里都不知道。这个群体,被人们称为“弃档族”。
  哪些人群成为“弃档族”?市人才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从目前3500份“弃档”来看,主要包括应届大学毕业生、出国留学或者移民人员、“跳槽族”等三类人群。比如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档案,可以在市人才中心免费寄放两年。而之后,因为流动性比较大,事情一多,就忽略了自己的人事档案;出国留学或者移民人员,因在国外停留多年,已无暇顾及档案;还有“跳槽族”,因“跳”来“跳”去,档案转移的速度跟不上跳槽的速度,“一不留神”,档案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市人才中心有关负责人提醒,市民可登录重庆人才公共信息网,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可查询档案是否在人才中心,以及缴费情况。超过1年以上还未缴费的市民,请尽快去完善手续,否则,今后遇到用档案之时会受影响。

       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