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2|回复: 0

应急管理部: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发表于 2020-5-27 09:08: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应急管理部是一个“年轻”的部门,2018年4月16日挂牌成立,刚刚过了两岁生日。这也是一个很“能干”的部门,承接了包括原属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职责、民政部的救灾职责、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等等。
2019年,哪些自然灾害让应急管理部印象深刻?他们是如何处置的?又该如何提升全民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呢?带着这些问题,《今日说法》专访了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
从“利奇马”说起

2019年8月10日,超强台风“利奇马”从温州登陆。这是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应对的第一场超强台风,无疑是一个巨大考验。
郑国光向我们介绍,他们提前做了四方面工作——“第一,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利奇马’登陆前三天组织了气象、水文、海洋和自然资源多部门会商,讨论其走向、发展态势。第二,提前预警,在8月7日做了一个桌面演练:它产生的风有多大,雨有多大,可能影响的区域有多大,我们要怎么调动救援力量防范?第三,提前部署,从三级响应、二级响应到8月9日我们启动一级响应,督促地方提前做好准备。第四,提前调配,调动了江西、广东多地消防救援队伍,如果浙江需要,马上支援。”
8月10日中午,应急管理部联合财政部,紧急向浙江下拨3000万元用于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和安置。“这个速度还是很快的,把总书记对受灾群众的关心及时送到。”之后又联合财政部先后下发12.2亿元救灾款项,从中央物资救灾库调动了3.7万床被子、2.3万张折叠床、6千顶帐篷到灾区。
“其实我们从一开始,就把它作为一个实战来练兵,练我们这种应急机制。”
应急管理部共派出11个工作组到现场,更好地调动资源,整合力量。郑国光则赶往浙江,“没有飞机了,我坐最后一班到杭州的高铁抵达。”
到了现场,感受是更直观的。郑国光说:“你看到那个风就是很害怕,那个雨下得,真是没有想到那么强。”受台风影响,温州出现特大暴雨,又引发滑坡、形成堰塞湖并溃坝,巨大的水流把房屋都冲垮了。“这确实没有想到,在历史上没有这个案例。”
从浙江回来后,郑国光又马上赶赴辽宁指挥。“因为像大连有大量的化工企业,辽宁又有很多尾矿库,所以强台风登陆之后,风、雨有可能带来很多次生灾害。”
郑国光介绍,部里的很多同事都像他一样,身先士卒、到现场指挥,“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黄明从8日到14日,7天内连续主持召开了13次防台风异地视频调度会议,全力以赴。”
台风过后,他们又召开了总结会。“把整个这次应对的经验进行总结,对薄弱环节也进行反思。这对今后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它的破坏力太强了,直接经济损失515.3亿元。但是如果没有这么有力的防控举措,可能损失更多、更大。紧急转移安置209.7万人,关键是保护了老百姓生命安全,这是最重要的。”
生命至上 安全第一
郑国光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就自然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要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对基层干部说,财产损失我们还可以在灾后通过努力劳动挣回来,但一个人的生命失去就永远失去了。他用朴素的语言教育基层干部,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从这次疫情防控也能看出,这是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思想,也应该成为我们一以贯之的思想。”
当前,我国由南到北陆续入汛,防汛工作逐步进入关键期。郑国光介绍,年初气象部门也做了预测。“今年气象年景偏差,而且预报可能涝重于旱,最近‘厄尔尼诺’事件(注:指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又卷土重来。根据预报,今年一些主要的河流,比如说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等大江大河可能会发生汛情。”
郑国光说,他们已经提前做了准备工作。首先是排查薄弱环节。“好几年没有发生过汛情,人们就容易麻痹。比如海河40年没有汛情,一旦发生,对京津冀影响很大。今年气象部门预测,长江中下游、珠江、淮河降雨量偏多,有可能出现汛情。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
郑国光说,“要把工作做在前、做得细,关键还是要把责任压下去。比如把防汛的责任人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落实责任。”
郑国光说,现在应急管理部建立了一种会商机制,与各其他部门会商研判、信息共享。“建立应急管理一张图,大数据平台,等有汛情、有灾情的时候,我们各种资源怎么调动就能心中有数。”此外还要吸收社会力量,“比如我们现在在救灾上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利用他们的系统,建立起数据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