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7|回复: 0

零工经济成新趋势,不妨减轻自由职业者税负

发表于 2020-5-27 11:06: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京报 沸雪
当前,零工经济已然成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增长就业机会的重要经济模式,配套的税收政策也不妨因时而变。

这两天,民盟中央提交的一份呼吁“降低劳务报酬税率”的提案,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

提案指出,如今,就业形式日趋多元,非雇佣关系的劳务报酬收入成为很多人唯一收入来源。现行税制下,个人取得劳务报酬不仅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还要缴纳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自由职业者的劳务报酬属于劳动性收入,而不是经营性收入,建议和工资薪金所得一视同仁,免除其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流转税纳税义务,促进高质量就业。

该建议一出,得到了许多人的呼应。在“劳务报酬税费负担偏重”确实对扩大就业存在负向激励的情况下,对劳务报酬税率及时调整的诉求,也确有讨论价值。

都知道,今年疫情期间,多渠道就业、共享用工成为了诸多企业和员工互助自救的重要抓手。其实早在疫情之前,零工经济就已作为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的新型分配形式,正在不断改变传统的单一雇佣形式。

从知识技能分享型的“斜杠青年”,到各家O2O平台上的外卖快递小哥们,这些群体都是零工经济在新雇佣模式下的体现。不仅如此,随着就业形式日趋多元,劳务报酬收入确实成为很多人的主要乃至唯一收入来源。

这一经济形式的出现,不仅帮助民众拓宽了获取劳动报酬的渠道,也是促就业稳民生的有益路径。2020年某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36年中国可能有多达4亿人属于零工经济的自由职业者。在保就业成了当前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语境中,用激励性政策鼓励这样的多元化就业方式,也是稳定就业基本盘、扩大就业的重要方式。

但是,与全球零工经济大潮不适应的,是当前依然基于传统劳动收入模式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大量自由职业者在互联网平台上从业并获得劳务所得,但过高的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预扣率及其中的多重隐形税费负担,增加了他们的劳务成本,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显然,当劳动方式和雇佣模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理应也顺应时代而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要“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要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

而今,零工经济已成为拓宽就业渠道、增长就业机会的重要经济模式,配套的税收政策也宜因时而变。鉴于此,将自由职业者的劳务报酬视作劳动性收入而非经营性收入,和工资薪金所得一视同仁,免除流转税纳税义务,并进一步降低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税的预扣税率等,值得考虑与评估。

在稳就业和减税降费的大环境下,给零工经济减减负,给斜杠青年们更多选择余地,也是给就业民生留出了更多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