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随着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一批京津企业相继在河北落户发展,对河北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在企业管理体制机制上还不够顺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京津冀企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唐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一科主任张军建议,国务院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准确详实了解制约京津落户河北的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有针对性地解决。
张军表示,随着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一批京津企业相继在河北落户发展,对河北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以唐山玉田县为例,该县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主动对接北京,承接转移项目。近年来累计引进北京外迁项目42个,总投资211亿元,其中引进了同仁堂集团投资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天然药物、营养保健品、中药制剂、中药材加工及物流5个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由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在企业管理体制机制上还不够顺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京津冀企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张军进一步表示,以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唐山)有限公司为例,药品批号没有转移,制约公司长远发展。依托同仁堂集团投资的项目,玉田县将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县四大产业集群之一重点支持发展,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由财政出资购买土地指标,保障同仁堂项目用地。采取“一事一议”,对企业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最大支持,已累计支持奖补资金1300万元。但因为药品批号尚未转移,企业贡献与当地政府支持明显不相匹配。目前,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唐山)有限公司受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委托进行生产,收取加工费用,2020年预计公司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0万元、税收700万元(含抵扣);如果药品批号转移,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亿元、税收1200万元(含抵扣),将大幅增加企业收入,增强企业发展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并能增加税收贡献,进而实现更加深入广泛的合作,结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新硕果。
据此,张军建议,国务院相关部门对此类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准确详实了解制约京津落户河北的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制定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更好地激励河北支持京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使京津落户河北的企业更好地发展壮大,实现双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