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南方科技大学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刘开辉,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以及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教授丁峰等联合攻关,在超大尺寸单晶金属箔库的制备领域再次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创造性提出晶体表界面调控的“变异和遗传”生长机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种类最全、尺寸最大的高指数晶面单晶铜箔库的制造。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
二维量子材料兼具极限尺寸的厚度和完美的表界面,并呈现出诸多奇异的物理性质。二维材料体系丰富,包含导体(石墨烯)、半导体(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黑磷等)和绝缘体(六方氮化硼)等,是变革性技术应用的核心基础材料,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该成果首次实现了世界上最大尺寸、晶面指数最全的单晶铜箔库的可控制备,提出的“变异”和“遗传”晶面指数调控机理和技术可以推广到其它金属材料的单晶制造,为其它二维量子单晶材料的大尺寸制备提供了更多的衬底选择。该工作将有力地推动二维量子单晶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有望促进新型高端量子器件的产业化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