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专家在野生鸟类H7N9禽流感趋势会商与风险研判会上表示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范建 胡利娟
科技日报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范建 胡利娟)记者今天从国家林业局获悉,在北京召开的野生鸟类H7N9禽流感趋势会商与风险研判会上,我国医学、兽医、鸟类迁徙等多领域的专家们表示,候鸟等野生动物直接将H7N9禽流感病毒传播给人的可能性较低,但经易感宿主重组变异形成新的重配病毒,对人的致病力增强并引发疫情的可能性更大。
专家们说,引发此次疫情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全新的基因重配病毒,部分基因与亚欧候鸟上的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不能排除候鸟等野生动物将病毒带入我国的可能,从现阶段国内外研究成果看,雁鸭类、鸻鹬类等候鸟应视为潜在的疫源野生动物,并作为下一步溯源调查的重点目标物种。
根据候鸟迁徙规律显示,当前候鸟处于迁徙高峰期,雁鸭类、鸻鹬类等候鸟已大规模北迁。
专家认为,摸清宿主野生动物特别是潜在疫源候鸟的带毒情况,对做好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意义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溯源排查的重点应当在继续做好疫区及其周边地区溯源工作的同时,将监测范围扩大到华北、东北等候鸟迁徙关联区域。
据了解,H7N9禽流感病毒在疫情出现以前已完成变异进化,且可能在长三角地区的疫源物种中已存在一段时间,但由于对疫源物种致病力较低、难以察觉等原因,未引起各界的关注和跟进调查监测。
(科技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