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10|回复: 0

造林绿化不能求“洋”贪“大”

发表于 2020-5-30 20:07: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于振海 晏国政
    茶余饭后

    造林绿化被视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首要手段,因此受到高度重视并得以快速推进。然而,个别地方出现了一些违背自然规律、贪大求洋的政绩工程。

    有的地方为了追求美观,热衷于跨纬度、跨地区调运价值昂贵的“洋”树种。这些树种初栽时看上去挺美,但后续养护成本较高,甚至出现因水土不服引发成活率不高等问题。

    有的地方官员认为,小树生长太慢,在任期内看不到“效果”,于是不惜重金在路旁山边栽植二三米甚至更高的大树,力求“一次成景”,亩均造林成本动辄高达数万元。

    还有的地方,为了追求集中连片的规模效应,十几万亩甚至几十万亩的面积仅栽植一个树种,结果看上去让人震撼,却给森林防火、防疫等带来重重隐患。

    这些贪大求洋的造林行为,既违背了尊重自然的科学精神,也与科学的政绩观相去甚远。

    林业专家介绍,植树造林看似简单,但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也有不同的讲究,也就是要讲求科学性。比如,应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尽量栽植乡土树种;应坚持小苗栽植,提高苗木适应能力及成活率;应坚持乔灌草结合等混交栽植原则,最大程度发挥各个树种自身的防灾能力,避免单一树种引发的后续管护难题等等。

    缺乏尊重自然的科学精神,可能会使造福人类的绿化行为演变成生态灾难,不良政绩观则可能会带来群众的离心离德。贪大求洋的植树观念,反映了部分地方官员追求面子、不顾实际,甚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执政心态。这些心态主导下的造林行为,轻则使有限的财政资金难以发挥最大效应,进而造成资金浪费,重则会引发群众质疑甚至唾骂。这些年饱受社会诟病的“大树进城”等现象即是明证。

    在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的今天,多栽树并没有错,但怎么栽就很有讲究。通过怎么栽树,不仅能够看到一个地方的财力、决心和精神,更能看到这一地方政府的执政思维、取向以及政绩观。(于振海 晏国政)(据新华社电)

(中国科技网)
分享到分享到中国科技网微博更多
上一篇 : 瀑布美[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