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9|回复: 0

严厉惩治财务造假

发表于 2020-6-1 10:13: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屈信明 来源:人民日报
  对于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出重拳、用重典,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要严肃市场纪律,维护市场秩序,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近日,资本市场关注已久的康美药业违法违规案,有了行政处罚结果。证监会决定对康美药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21名责任人员处以10万元至90万元不等罚款,对6名主要责任人采取10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康美药业市值一度达1400亿元左右,却随着去年4月的一纸公告露出马脚。当时,康美药业发布公告称,自查发现2017年财报中货币资金多计299.44亿元,“差错”之大引发市场关注。证监会最终认定,2016年至2018年,康美药业虚增巨额营业收入,披露的相关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对上市公司造假的处罚力度,一直是市场高度关注的问题。这次的康美药业案,同样有人提出疑问:一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约300亿元,为何只处罚60万元?事实上,这是依据2005年修订的证券法能够作出的“顶格”处罚。对康美药业一案而言,涉案违法行为发生时,60万元罚款已是当时法律规定的上限。

  不过,这种“顶格”也只能罚几十万元的情况,今后将有明显改变。随着新证券法颁布实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罚款上限大幅提高,从原来最高处以60万元罚款提高至1000万元。不仅如此,新证券法加大了对其他多项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更有力地震慑、更严厉地惩治不法分子。

  要对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除了大幅提高行政处罚力度之外,民事追责和刑事追责也不能缺位。提高对证券犯罪的刑事打击力度,使刑法有关规定与证券法有效衔接,才能更有效地形成让不法分子不敢触碰的“高压线”,更好维护市场公平正义。近年来,投资者维权意识越来越高,多数案件行政处罚结案后,投资者往往会提起民事赔偿诉讼,诉诸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比如,方正科技虚假陈述案行政处罚作出后,上海金融法院受理1300余件案件,涉及千余名投资者。通过示范判决加调解的方式,公司赔付7000余万元。这不仅能让违法者付出更大代价,也有利于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成熟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也常常是重拳打击。有的国家出台法律规定,提供不实财务报告和故意进行证券欺诈要判处10至25年的监禁,个人和公司的罚金最高可达50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

  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对资本市场良好生态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对于这些行为,必须出重拳、用重典,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和完善自律管理、日常监管、稽查处罚、刑事追责、集体诉讼和民事赔偿有机衔接、权威高效的资本市场执法体系,严肃市场纪律,维护市场秩序,方能让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